落花生的特点.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落花生的特点

一、植物学特征与形态识别

1.1地上部形态

1.1.1茎叶结构:落花生为一年生草本,主茎高20—65cm,被覆短茸毛,分枝性极强,平均可抽生4—6条一级分枝;复叶互生,小叶两对,呈倒卵形,长3—6cm,宽1.5—3cm,叶色浓绿且被蜡质层,可显著降低蒸腾强度。田间观察时,若发现小叶闭合时间早于17时,表明植株已进入水分亏缺状态,应立即启动灌溉,补水量以20mm为宜。

1.1.2花序与授粉:总状花序腋生,每株可着生30—80朵花,花冠鲜黄色,旗瓣直径约1.2cm;开花后约4—6h完成自花授粉,授粉率受温度影响显著,28℃时可达92%,低于22℃则降至65%。生产上若遇连续阴雨,可在雨后24h内喷施0.2%硼砂液,提高花粉活力5%—8%。

1.2地下部特征

1.2.1果针发育:子房柄又称“果针”,开花后3—5d开始伸长,日均伸长量2.5cm,入土深度一般4—7cm;针尖对光有负向性,对重力有正向性,故培土厚度不足3cm时,果针裸露率增加30%,导致秕果率升高。高产田应在盛花后期结合中耕培土一次,培土高度5cm,宽度10cm,可让果针入土率稳定在95%以上。

1.2.2荚果形成:入土后10d子房开始膨大,30d进入快速灌浆期,50d达到体积峰值;单株结实数15—40个,双仁果比例占70%左右。为降低黄曲霉侵染风险,土壤含水量在成熟期应控制在45%田间持水量以下,若连续降雨,可在垄间开挖深15cm临时排水沟,使田间积水在6h内排出。

二、生育周期与环境需求

2.1阶段划分与时长

2.1.1苗期(播种—始花):需25—30d,有效积温≥320℃;子叶出土后7d展开第一对真叶,此时对低温敏感,夜间温度低于12℃易出现紫斑。早春覆膜栽培可使地温提升2—3℃,缩短苗期3d。

2.1.2开花下针期:持续20—25d,日均温度26—30℃最适;若日最高温35℃连续3d,花粉萌发率下降15%,可采取傍晚喷灌降温,灌水量10mm即可降低冠层温度2℃。

2.1.3结荚—成熟期:需55—65d,总积温900—1100℃;后期昼夜温差≥10℃有利于脂肪积累,含油率可提高1.2—1.5个百分点。

2.2光照与水分阈值

2.2.1光照:落花生属短日照作物,但对光周期不敏感,每日≥8h光照即可正常开花;群体叶面积指数(LAI)达到3.5时,光合速率最高,超过4.0则下层叶片受光不足,应及时化控,用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每亩20g兑水30kg喷雾,抑制徒长。

2.2.2水分:全生育期耗水量450—500mm,其中结荚期占48%;土壤水分低于55%田间持水量时,灌溉补水应一次补足30mm,避免少量多次引发根层盐分上移。

三、营养品质与加工特性

3.1主要组分含量

3.1.1脂肪:成熟籽仁含油率45%—55%,其中油酸/亚油酸比值(O/L)是耐贮关键指标,高油酸品种O/L≥2.5,常温贮藏12个月后过氧化值(POV)仍低于5meqO?/kg;普通品种O/L仅1.0,POV同期升至12meqO?/kg,已出现哈味。企业采购时,可现场用近红外仪30s速测O/L,低于1.8可拒收。

3.1.2蛋白:籽仁蛋白质含量22%—30%,氨基酸评分(AAS)0.85,略低于大豆;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每100g含0.45g,为大豆的60%。若用于植物蛋白饮料,建议与芝麻按8∶2配比,可补足含硫氨基酸,使AAS提升至0.95。

3.2加工关键控制点

3.2.1烘烤:带壳烘烤温度150℃、时间25min时,水分可降至3%以下,黄曲霉毒素B?降解率约25%;继续升温至170℃,虽毒素再降10%,但油酸氧化速率增加1倍,综合品质以150℃为优。

3.2.2榨油:冷榨(≤60℃)得油率仅35%,但维生素E保留90%;热榨(120℃)得油率提升至42%,维生素E损失40%。高端市场可选冷榨,饼粕蛋白不变性,适合再加工蛋白粉。

四、高产栽培技术集成

4.1品种选择原则

4.1.1区域匹配:北方春播区生育期130d以内,应选“花育”系列早熟品种;长江流域夏播区需抗锈病,可选“中花”系列;华南双季区以耐湿、抗青枯病品种为主。

4.1.2商品属性:出口型订单要求籽仁饱满、无褐斑,百仁重≥80g,整齐度≥90%;种子企业应提前与收购方确认指标,并在播种前用0.2%咯菌腈包衣,降低储存期霉变率至1%以下

文档评论(0)

小T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级建造师持证人

繁华落幕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03日上传了一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