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初入淮河(其四)》含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初入淮河(其四)①
[宋]杨万里
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②诉不堪。
却是归鸿③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
【注释】①南宋政权偏安一隅,北方沦陷。淳熙十六年(1189),金人派遣使者赴南宋贺新年,杨万里奉旨迎接,来到淮水,心有所感,写下此诗。②王人:指赴金的南宋使者,即作者自己。③归鸿:南归的鸿雁。
23.阅读全诗,你从“莫空谈”中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
24.如果“归鸿”可以说话,你认为它会对诗人说些什么?
【答案】23.①对中原父老遭受金朝压迫的痛苦命运的同情;②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未能收复中原的批判和愤懑;③对自己赴金却不能解救中原父老的无奈。24.①中原百姓生活的凄惨;②中原父老不甘沦亡,渴望南宋朝廷收复中原;③中原父老对故国的热切思念;④希望诗人劝谏朝廷早日收复中原。
【分析】杨万里的《初入淮河》表达了对故土的深切思念和对国土沦陷的无奈感。“莫空谈”揭示了与百姓的共同悲苦情感,而“归鸿不能语”通过拟人化手法传达了回归受阻、郁结难诉的感伤与期盼和平统治的无奈。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对北方故土的思念和对国事的忧虑。
23.本题考查主旨情感。
“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诉不堪”意为:中原地区的父老乡亲们啊,请不要只是空口谈论,每当遇到我们南宋的使者时,请尽情地倾诉你们所遭受的苦难和不堪吧。
“莫空谈”是诗人对中原父老的告诫,也是对他们苦难命运的深切关注。诗人希望他们不要只是空洞地谈论自己的遭遇,而是要通过实际行动(如向南宋使者倾诉)来寻求帮助和改变。这种告诫背后,透露出诗人对中原父老在金朝压迫下所遭受的痛苦和不幸的深切同情。
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未能积极北伐,收复失地,导致中原百姓长期生活在金朝的统治下,饱受痛苦。“莫空谈”不仅是对中原父老的告诫,也是对南宋朝廷的批判和愤懑。诗人希望朝廷能够正视百姓的苦难,积极行动。
另外,诗人作为南宋的使者,虽然有机会接触到中原父老,了解他们的苦难,但他却无法直接解救他们。他无法像英雄一样挥剑北伐,收复失地,只能默默地倾听和记录中原父老的苦难。“莫空谈”的背后,也透露出诗人对自己身份的无奈和无力感。
24.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诗中“逢着王人诉不堪”一句表明,中原父老在遇到南宋使者(即诗人)时,纷纷倾诉他们的苦难。这些苦难包括战乱带来的破坏、金人统治下的压迫和剥削,以及失去家园和亲人的痛苦。因此,如果“归鸿”可以说话,它会描述这些百姓所经历的凄惨生活,以及他们因战乱而遭受的种种不幸。
从诗中可以看出,中原父老并没有因为金人的统治而放弃希望,他们仍然渴望南宋朝廷能够收复失地,重振中原。这种不甘沦亡、渴望收复故土的精神是深深植根于他们心中的。因此,“归鸿”可能会传达这种强烈的愿望,希望南宋朝廷能够听取他们的呼声,并采取行动,收复中原。
对于中原父老来说,南宋仍然是他们的故国,是他们心中的精神寄托。尽管身处金人统治之下,但他们仍然对故国怀有深深的眷恋和思念。这种思念体现在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对亲人的怀念以及对故土的眷恋等方面。因此,“归鸿”会表达这种对故国的热切思念之情。
作为南宋的使者,“归鸿”会希望诗人能够将其所见所闻以及中原父老的呼声带回朝廷,并劝谏朝廷早日采取行动收复中原。这种希望源于对南宋朝廷的信任和对收复失地的渴望。通过诗人的传达和劝谏,“归鸿”希望能够推动朝廷采取实际行动来拯救中原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据此作答即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考语文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理解《邹忌讽齐王纳谏》含答案.docx
- 中考语文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理解《邹忌讽齐王纳谏》含答案译文.docx
- 中考语文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理解《醉翁亭记》含答案译文.docx
- 中考语文诗词与文言文对比阅读《拜年》《送刺》含答案译文.docx
- 中考语文诗词与文言文对比阅读《朝饥示子聿》《潍县寄舍弟墨第三书》《曾国藩家书致诸弟》含答案译文.docx
- 中考语文诗词与文言文对比阅读《渡荆门送别》《北冥有鱼》《对楚王问》含答案译文.docx
- 中考语文诗词与文言文对比阅读《革除遭事二》《洛阳七里桥命儿还大梁》含答案译文.docx
- 中考语文诗词与文言文对比阅读《九日》《九日卫使君筵上作》《夜航船》含答案译文.docx
- 中考语文诗词与文言文对比阅读《兰》《跋盆兰》含答案译文.docx
- 中考语文诗词与文言文对比阅读《木兰诗》《秦良玉传》《明妃》含答案译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