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同步练习(含答案) 历史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docxVIP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同步练习(含答案) 历史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秦的暴政

1.秦朝的地租原定为十税一,另有口赋(人头税)。可是后来秦的赋税征收量却增加到占农民全年收入的2/3以上,农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这反映出秦 ()

A.赋税沉重 B.法律非常严苛

C.徭役繁重 D.土地兼并严重

2.“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役使70多万人,征伐南方调发了50万士卒,修筑长城征派了40万人。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而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就有300万。”材料反映了秦朝 ()

A.赋税沉重 B.法律严苛 C.徭役、兵役繁重 D.焚书坑儒

3.曾有人形容秦朝时“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监狱里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这种现象说明秦朝时期 ()

A.刑罚残酷 B.国民素质不高

C.人民法制观念淡薄 D.社会治安混乱

4.鲁迅先生说:“结果往往和英雄们的预算不同。始皇想皇帝传至万世,而偏偏二世而亡;赦免了农书和医书,而秦以前的这一类书,现在却偏偏一部也不剩。”其中,“赦免了农书和医书”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A.秦始皇发布焚书令

B.秦始皇活埋一批儒生

C.秦始皇修骊山陵墓

D.秦始皇推行儒家教育

5.(跨学科·语文)下面《长城谣》是流传于秦朝的一首民间歌谣。据此推知,当时 ()

长城谣

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

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

注:举,指养育;脯,指干肉。

A.修建长城耗费大量物力

B.秦王扫六合的雄伟气势

C.百姓深受秦朝暴政之苦

D.秦以农为本的政治举措

6.(2025唐山期中)秦朝刑罚残酷无比,仅死刑就有许多种。人民动辄犯禁,于是“天下愁怨”。秦始皇死后,秦二世更为残暴和腐化,“赋敛愈重,戍徭无已”。这说明当时 ()

A.阶级矛盾激化 B.法制破坏严重

C.农民战争频繁 D.地方势力强大

陈胜、吴广起义

7.“(陈胜、吴广戍边的队伍)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他们)估计已经误期。误期,按照秦朝法令,(他们)都要被斩首。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由此可知()

A.没有雨就不会爆发农民起义

B.大雨成为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

C.极其残酷的刑罚导致农民起义

D.大雨加速了农民起义的爆发

8.在大泽乡起义中,陈胜提出“天下苦秦久矣”,“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顺从百姓的愿望)”。这说明()

A.秦末农民起义吸取以往斗争经验

B.陈胜、吴广起义的目标是复兴楚国

C.百姓长期受秦朝的压迫

D.陈胜、吴广意识到建立政权的重要性

9.历史漫画通过幽默的形式来表述历史事件或人物,具有趣味性和形象性。下列对下面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对秦始皇的残暴统治

B.起义地点在大泽乡

C.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D.建立了统一全国的政权

10.陈胜与吴广都是贫苦农民出身,起义后,陈胜称王,建立了政权,号召天下共起反秦,各地农民和六国贵族纷纷起兵,“天下云集响应”。陈胜所建立的政权名称是 ()

A.大楚 B.张楚 C.西楚 D.阳楚

秦朝的灭亡

11.西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如下图),表现了他勇往直前、决不后退的决心。“破釜沉舟”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哪场战役 ()

A.牧野之战 B.巨鹿之战 C.楚汉之争 D.长平之战

12.“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与秦军遇,九战……大破之。”材料所述战役()

A.歼灭了秦军的主力

B.奠定秦统一全国的基础

C.打败刘邦统一全国

D.彻底推翻秦王朝的统治

13.(跨学科·语文)“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诗中“西灭无道秦”指的是()

A.发动大泽乡起义推翻了秦朝 B.领导起义军消灭了秦军主力

C.领导农民起义推翻秦朝统治 D.领导黄巾起义推翻秦朝统治

14.“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统治者在起义军的包围下被迫出城投降。强盛一时的秦朝,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这段材料反映了 ()

A.暴政是秦朝速亡的原因 B.秦朝统治者向陈胜投降

C.秦朝存在的时间非常短 D.项羽和刘邦是起义领袖

1.秦朝士兵在服役期间,除军服外,内衣和个人费用一律自理。在考古发掘出的秦朝士兵家书中,两位士兵不约而同地要求家人紧急寄钱和布,以便缝制衣服,如果寄不来,“即死矣!”这体现了秦朝()

A.重视边疆的防御

B.言论受到限制

C.手工业水平落后

D.百姓负担沉重

2.2022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强调了对历史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对下列两幅图片的解读能体现知识迁移能力的是 ()

A.秦代刑罚的严酷是秦朝暴政的唯一体现

B.严苛的刑罚是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之一

C.大泽乡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秦代刑具繁多

D.历史文物是历史绘画创作的唯一渠道

3.(跨学科·语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7****61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