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总论以及苯和苯的同系物.pdfVIP

有机总论以及苯和苯的同系物.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有机溶剂

(一)概述

1理化特性与毒作用特点溶剂常态下为液体,通常是有机物,

主要用作清洗剂、去污剂、稀释剂和提取剂;许多溶剂也用作原料以

制备其它化学产品。工业溶剂约30000余种,具有类似或不同的理化

特性和毒作用特点.现概括如下

(1)挥发性、可溶性和可燃性;有机溶剂多易挥发,故接触途径

以吸人为主。脂溶性是有机溶剂的重要特性,进人体内属与神经组织

亲和而具麻醉作用;有机溶剂又兼具水溶性,故易经皮肤进入体内。

有机溶剂大多具有可燃性,如汽油、乙醇等.可用作燃料;但有些则

属非可燃物而用作灭火剂.如卤代烃类化合物

(2)化学结构:可按化学结构将有机溶剂分为若干类(族),同

类者毒性相似,例如氯代烃类具有肝脏毒性,醛类具有剌激性等。有

机溶剂的基本化学结构为脂肪族、脂环族和芳香族;其功能团包括卤

章、醇类、酬类、乙二醇类、醛类、羧酸类、胺类和酰胺类基团。

(3)吸收与分布:挥发性有机溶剂经呼吸道吸人后有40%~80%

在肺内滞留体力劳动时,经肺摄入量增加2~3倍。因有机溶剂具脂溶

性,摄入后分布于富含脂肪的组织,包括神纯系统、肝脏等;由于血

-组织膜屏障富含脂肪,有机溶剂可分布于血流充足的骨锵和肌肉组

织,肥胖者接触有机溶后在体内蓄积量增多、排出慢。此外,大多数

有机溶剂可通过胎盘,亦可影响胎儿和乳儿健康。

(4)生物转化与排出:不同个体的生物转化能力有差异,机体

对不同溶剂的代谢速率各异.有些可充分代谢.有些则几乎不被代谢。

生物转化与有机溶剂的毒作用密切相关,例如,正己皖的毒性与其主

要代谢2,5-己二酮有关,有机溶剂,如三氯乙烯的代谢,与乙醇相

似.可由于有限的醇和醛脱氧酶的竞争,而产生毒性的协同作用。有

机溶剂主要以原形物经呼出气排出,少量以代谢物形式经尿排出。多

数有机溶剂的生物半减期较短.一般从数分钟至数天,故对大多数蓄

积物,不是影响毒作用的重要因素。

2.有机溶剂对健康影响

(1)皮肤:由有机溶剂所致的职业性皮炎,约占总例数的20%。

几乎全部有机溶剂都能使皮肤脱脂或使脂质溶解而成为原发性皮肤

剌激物。典型溶剂皮炎具有急性刺激性皮炎的特征,如红斑或水肿;

亦可见慢性裂纹性湿疹。有些工业溶剂能引起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少

数有机溶剂引起严重的剥脱性皮炎,如三氯已烯。

(2)中枢神经系统:几乎全部易挥发的脂溶性有机溶剂都能引起

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多属非特异性的抑制或全身麻醉。有机溶剂的

麻醉效能与脂溶性密切相关,麻醉效能与化学结构有关,如碳链长短.

有无卤基或乙醇机取代.是否具有不饱和(双)碳键等。

急性有机溶剂中毒时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症状与酒精中毒

相似:可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眩晕、倦怠、嗜睡、衰弱、语言

不清、步态不稳、易激怒、神经过敏、抑郁、定向力障碍、意识错乱

或丧失,甚至死于呼吸抑制。上述急性影响可带来继发性危害,如意

外事故增加等。这些影响神经系统与化学物浓度有关。但因常同时接

触多种有机溶剂,它们可呈相加作用甚至增强作用。接触半减期长、

代谢率低的化学物时,则易产生对急性作用的耐受性,严重超量接触

后中枢神经系统出现持续脑功能不全,并伴发昏迷,甚至脑水肿。

慢性接触有机溶剂可导致慢性神经行为障碍,如性格或情感改变

(抑郁、焦虑)、智力功能失调(短期记忆丧失、注意力不集中)等;还

可能因小脑受累导致前庭-动眼失调。此外,有时接触低浓度溶剂蒸

气后,虽然前庭试验正常,但仍出现眩晕、恶新和衰弱,称为获得性

有机溶剂超耐量综合征。

(3)周围神经和脑神经:有机溶剂可引起周围神经损害,甚至少

数溶剂对周围神经系统呈特异毒性。如二硫化碳、正己烷和甲基正-

丁酮能使远端轴突受累,引起感觉运动神经的对称性混合损害.主要

表现为手套、袜于样分布的肢端末梢神经炎.感觉异常及衰弱感,有

时疼痛和肌肉抽搐,而远端反射则多表现为抑制。三氯乙烯能引起三

叉神经麻痹.因而三叉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功能丧失。

(4)呼吸系统:有机溶剂对呼吸道均有一定剌激作用;高浓度的

醇、酮和醛类还会使蛋白变性而致呼吸道损伤。溶剂引起呼吸道剌激

的部位通常在上呼吸道,接触溶解度高、剌激强的溶剂如甲醛类尤为

明显。过量接触溶解度低、刺激性较弱的溶剂,常在抵达呼吸道深部

可引起急性肺水肿,如光气。长期接触刺激性较强的溶剂还可致慢性

支气管炎。

(5)心脏:有机溶剂对心脏的主要影响是心肌对内源性肾上腺素

的敏感性增强。曾报道健康工人过量接触工业溶

文档评论(0)

mn12123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