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
作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我常想起一位让我印象深刻的患者——那是位68岁的髋关节置换术后老人,术后第三天查房时,我发现他右下肢比左侧明显肿胀,皮肤温度略高,轻轻按压还能看到凹陷性水肿。凭借经验,我立即报告医生并安排超声检查,最终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好在发现及时,经过抗凝治疗和护理干预,老人转危为安。这件事让我深切体会到: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防与护理,是守护患者生命安全的“隐形防线”。
一、认识静脉血栓栓塞症:看不见的“血管杀手”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一组由静脉内血栓形成引发的疾病,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简单来说,DVT是血栓“长”在深静脉里(最常见于下肢),而PTE则是血栓“跑”到了肺动脉,可能瞬间致命。二者如同“一体两面”——约90%的PTE血栓来源于下肢DVT,而DVT患者中约30%可能发生PTE。
为什么静脉容易长血栓?这与静脉血流缓慢、血管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密切相关(医学上称为“Virchow三要素”)。举个例子:长期卧床的患者,下肢静脉血流像“静水”一样缓慢;骨科手术可能损伤血管内皮;肿瘤患者因疾病本身或治疗会处于高凝状态——这些都是VTE的“温床”。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VTE是住院患者第三大死亡原因,仅次于心梗和卒中。更值得警惕的是,约50%的DVT患者没有明显症状(比如仅表现为轻微腿肿),很容易被忽视,直到发生PTE才被发现。因此,“防”远胜于“治”,这也是我们强调预防和护理的核心原因。
二、多维度预防:从“被动治疗”到“主动守护”
VTE的预防需要“因人而异、多管齐下”,我们通常将其分为机械预防、药物预防和生活方式干预三大类,三者如同“三驾马车”,共同降低血栓风险。
2.1机械预防:物理手段促进血液流动
机械预防是通过外部压力或运动,帮助静脉“泵”血回流,尤其适合出血风险高、无法使用药物的患者(比如近期手术、脑出血等)。最常用的工具包括:
梯度压力弹力袜(GCS):从脚踝到大腿压力逐渐递减(脚踝18-20mmHg,大腿10-15mmHg),像“会加压的袜子”,推动血液向上流动。但使用时要注意:需根据腿围选择合适尺寸,避免过紧导致皮肤压红;每天至少脱下2次检查皮肤(尤其是脚跟、脚踝等骨突处);卧床患者白天穿戴,夜间可暂时脱下。我曾遇到一位患者自行购买了弹力袜,却因尺寸过小导致足部发紫,这提醒我们必须指导患者正确使用。
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IPC):通过充气-放气的循环(通常每15-30秒一次),模拟肌肉收缩对静脉的挤压作用。这是术后患者的“常用装备”——比如髋关节置换术后6小时即可开始使用,每次30分钟,每天3-4次。使用时要确保袖带平整包裹下肢,避免褶皱压迫皮肤;密切观察患者有无疼痛或麻木感,若有需及时调整。
足底静脉泵(VFP):通过快速充气挤压足底静脉,促进小腿血液回流,适合无法耐受下肢加压的患者(如膝关节置换术后)。
2.2药物预防:精准干预高凝状态
对于中高危患者(如Caprini评分≥5分),仅靠机械预防是不够的,必须联合药物抗凝。常用药物包括:
低分子肝素(LMWH):这是术后预防的“主力军”,通过抑制凝血因子Xa发挥作用。一般术后12-24小时开始皮下注射(具体时间需根据手术类型调整,比如脑外科需推迟至24-48小时),剂量按体重计算(如4000IU/天)。使用时要注意注射部位(选择腹部脐周5cm外,左右交替),注射后按压3-5分钟,避免揉搓;同时观察有无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出血倾向。
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直接抑制凝血酶或Xa因子,无需常规监测凝血功能,患者依从性更高。但需注意肾功能(肌酐清除率30ml/min禁用),且需固定时间服用(如利伐沙班随餐服用效果更好)。
华法林:虽然需定期监测INR(目标值2-3),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机械瓣置换术后)仍不可替代。护理中要提醒患者避免大量食用菠菜、西蓝花等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会降低药效),并记录出血事件(如黑便、血尿)。
需要强调的是,药物预防必须“个体化”——比如肿瘤患者可能需延长预防时间(术后4周),而高龄、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2.3生活方式干预:从“卧床”到“动起来”
很多人误以为“养病就要多躺”,但长时间不动恰恰是VTE的重要诱因。我们常对患者说:“能坐就别躺,能站就别坐,能走就别站。”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早期活动:术后患者若无禁忌,建议术后6小时开始床上活动(如踝泵运动:勾脚-伸脚,每小时10-20次);术后24小时在医护协助下坐起;术后48小时可床边站立,逐步过渡到行走。我曾负责的一位胃癌术后患者,因害怕疼痛拒绝活动,我们每天握着他的手鼓励:“您看,隔壁床的爷爷走了两圈,腿都不肿了!”后来他逐渐配合,复查超声未发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