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平湖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每空1分,共5分)
(1)zhēnguāngyìshǎn,huīhuàngrúlán
(2)yínqínyōuyǔ,wēiwúlǐl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气冲斗牛相形见绌鬼计多端
B.钦佩不已气急败坏按步就班
C.历历在目再接再励心安理得
D.锐不可挡莫衷一是美仑美奂
3.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
(1)《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___朝的陶渊明。
(2)《论语》中说:“三人行,____。”
(3)“____,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出自孟郊的《游子吟》。
(4)“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出自苏轼的《赤壁赋》。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B.他的演讲精彩极了,赢得了在场的所有人的热烈掌声。
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是否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
5.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5分)
(1)学而时习之,____。
(2)______,可以横绝峨眉巅。
(3)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4)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共15分)
《马说》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有千里之能,而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每小题1分,共4分)
(1)祇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
(2)骈死于槽枥之间:____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
(4)执策而临之:____
7.翻译下列句子。(每小题2分,共4分)
(1)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8.文中作者用“千里马”和“食马者”的寓言,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9.你认为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才能成为“千里马”?(4分)
(二)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0-13题。(共15分)
《那座桥》
桥,是横跨在河溪之上,连接两岸的建筑物。它可以是石桥,木桥,也可以是铁桥;它可以是单孔的,也可以是多孔的。桥,不仅仅是一座建筑,它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一种精神的寄托。
在我的家乡,有一座古老的石桥,它静静地横跨在村口的小河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这座桥由青石板铺成,桥面宽约一米,桥身长约十米,桥两头各有一个石雕的龙头,栩栩如生。每当下雨,河水上涨,这座桥就成了村民过河的唯一通道。
桥,见证了村庄的变迁。小时候,我经常和伙伴们在桥上玩耍,桥下流水潺潺,鱼儿跳跃,我们捉迷藏,放风筝,快乐无比。那时,桥是我们的乐园。后来,村里修建了一座新桥,村民们过河更加方便了,但老桥依然矗立在那里,成为了历史的见证。
如今,我已长大,离开了家乡,但那座桥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它不仅仅是一座桥,它是我童年的记忆,是我家乡的象征。每当我走过一座新的桥,总会想起那座老桥,想起我的家乡,想起我的童年。
10.文章主要描写了哪座桥?它有什么特点?(4分)
11.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12.作者为什么说“桥,不仅仅是一座建筑,它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一种精神的寄托”?(4分)
13.你认为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14-15题。(共10分)
标题:平湖市开展“保护母亲河”环保活动
近日,平湖市开展了一场以“保护母亲河”为主题的环保活动。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大家共同为保护环境出了一份力。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清理了河岸的垃圾,种植了树木,还向市民宣传了环保知识。通过这次活动,市民们更加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纷纷表示要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
14.这则新闻的导语是什么?(2分)
15.这则新闻说明了什么?(4分)
三、写作(共40分)
14.题目:那一次,我懂得了____
要求: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注意:文章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平湖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卷.doc
- 平湖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测试试卷.doc
- 平湖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模拟试卷.doc
- 平湖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doc
- 平湖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doc
- 平湖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卷.doc
- 平湖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测试试卷.doc
- 平湖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模拟试卷.doc
- 平湖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doc
- 平湖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