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VIP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纲要上·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目录学习目标:1.能复述两汉发展的主要史实(汉初、文景、武帝、西汉后期、王莽时期、光武帝、东汉后期)2.记忆汉初的政策并评价;了解汉武帝“有为”的背景,记忆并理解武帝加强集权的各项举措及成效;知道光武中兴的内容3.记忆并理解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记忆两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中国历史的意义4.举例两汉文化领域的成就,并理解其辉煌灿烂的原因一、回看:两汉兴衰四百载二、承变:思汉代易道改政三、留恋:辉煌灿烂汉文化

一、回看:两汉兴衰四百年任务1:阅读教科书第1、2、3子目,完成两汉历史事件时间轴。前202公元9年220年25年新朝西汉东汉220年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汉承秦制”,地方上郡县与分封并行制。由在楚汉之争中分封异姓王,到分封同姓诸侯王。汉高祖文帝景帝武帝王莽光武帝东汉中期西汉后期西汉末年东汉末年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经济得到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汉景帝时,削减诸侯封地,引发了吴楚七国之乱。武帝继位,全面加强中央集权,稳固边疆的基础上积极开拓疆域。西汉西汉后期,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徭役沉重,农民沦为奴婢或流亡,社会动荡不安。王莽篡汉,建立新朝,不切实际的改革反而激化社会矛盾;王莽末年,绿林、赤眉农民起义。

一、回看:两汉兴衰四百年前202公元9年220年25年新朝西汉东汉220年汉高祖文帝景帝武帝王莽光武帝东汉中期西汉后期西汉末年东汉末年任务1:阅读教科书第1、2、3子目,完成两汉历史事件时间轴。东汉西汉宗室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即汉光武帝。社会经济在稳定的政局下重新发展起来,史称“光武中兴”。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朽黑暗。正直官员和士人不满现实,品评人物,抨击时政,称“清议”;士人遭到镇压,史称“党锢之祸”。东汉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激化,引发黄巾起义,动摇了东汉王朝统治基础,出现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局面。

一、回看:两汉兴衰四百年任务2:根据两汉发展的史实,思考两汉衰亡的原因。前202公元9年220年25年新朝西汉东汉220年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汉承秦制”,地方上郡县与分封并行制。由在楚汉之争中分封异姓王,到分封同姓诸侯王。汉高祖文帝景帝武帝王莽光武帝东汉中期西汉后期西汉末年东汉末年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经济得到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汉景帝时,削减诸侯封地,引发了吴楚七国之乱。武帝继位,全面加强中央集权,稳固边疆的基础上经济开拓疆域。西汉西汉后期,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徭役沉重,农民沦为奴婢或流亡,社会动荡不安。王莽篡汉,建立新朝,不切实际的改革反而激化社会矛盾;王莽末年,绿林、赤眉农民起义。东汉西汉宗室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即汉光武帝。社会经济在稳定的政局下重新发展起来,史称“光武中兴”。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朽黑暗。正直官员和士人不满现实,品评人物,抨击时政,称“清议”;士人遭到镇压,史称“党锢之祸”。东汉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激化,引发黄巾起义,动摇了东汉王朝统治基础,出现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局面。两汉衰亡的原因:①君主专制腐朽黑暗;②外戚、宦官乱政;③豪强地主兼并农民土地,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

二、承变:思汉代易道改政任务3:指出汉初经济状况,归纳汉代“惩亡秦之弊”的做法,思考其效果?西汉初立,社会残破,连为皇帝套马拉车都找不到四匹同样颜色的马,将相大臣有时只能乘牛车出行。曲逆城原有三万多户,战后只剩下五千户。当时经济之凋敝,可见一斑。(P21页导言)秦朝统治汉初统治法家思想征发徭役赋税沉重郡县制北击匈奴黄老无为,与民休息轻徭薄赋减轻赋税郡国并行制和亲匈奴“惩亡秦之弊”“汉承秦制”指的是汉朝基本沿袭的秦朝的制度,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等。汉朝虽承接秦朝制度,但也有变化,史载“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效果:①经济恢复、社会稳定,形成“文景之治”;②诸侯坐大,引发“七国之乱”,威胁汉朝中央统治;③匈奴扰边,边境未靖。汉初“郡国并行”

二、承变:思汉代易道改政任务4:针对当时问题,汉武帝即位后分别采取了哪些“易道改政”具体举措,并分析其成效?要求:阅读教材第二子目,按照问题序号讨论。1.相权过大2.诸侯势大3.贫富分化,豪强横行4.思想不统一5.边患未靖设中朝改革币制对匈战争征税抑商均输平准盐铁专营丝绸之路推恩令设刺史用酷吏察举制尊儒术军政机构成效:①削弱了诸侯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②削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逐梦高考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我是一名长期耕耘在湖南湘西地区基层高中的教师,已带过5届高三毕业班,多年的高中班主任,备课组组长,我想把我们自己制作的教学课件和高考研习心得收获分享给大家,为大家提供高考相关资料和高中各学科的自制教学课件,助力更多的孩子们一起成长!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1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