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初中历史义和团事件详述
一、义和团事件概述
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社会运动,发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该运动以“扶清灭洋”为口号,主要在山东、直隶、东北等地展开,最终对清朝统治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背景与起因
1.外国列强侵略加剧
-19世纪末,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在华利益,包括领土、关税、治外法权等。
-英国、法国、德国等列强在华北地区争夺势力范围,加剧了当地民众的反抗情绪。
2.清政府腐败无能
-晚清政府内部矛盾重重,财政困难,对列强妥协退让,导致民众对其不满。
-部分官员暗中支持义和团,利用其对抗列强,形成复杂的政治局面。
3.民间信仰与排外情绪
-山东、直隶等地民众信奉民间宗教,如“大刀会”“红灯照”等,具有强烈的排外倾向。
-列强的传教活动破坏了传统社会秩序,引发民众反感。
(二)义和团运动的发展
1.运动的兴起
-1898年,山东莱州爆发义和团起义,迅速蔓延至直隶、东北等地。
-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口号,号召民众打击外国侵略者。
2.运动的高潮
-1900年,义和团进入北京,声势达到顶峰。
-团民在北京城内焚烧教堂、攻击传教士,甚至围攻使馆区。
3.八国联军侵华
-列强为保护在华利益,组成八国联军(英、美、法、德、俄、日、意、奥匈)进攻中国。
-1900年8月,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西逃。
(三)事件的结局与影响
1.清政府的态度转变
-面对列强的威胁,清政府一度支持义和团,但最终选择妥协。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被迫支付巨额赔款,主权进一步丧失。
2.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义和团运动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但也暴露了民众的盲目排外情绪。
-清政府借此机会镇压民间反抗,加强了对社会的控制。
3.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八国联军侵华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控制,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义和团运动成为近代史上反抗侵略的重要案例,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二、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与评价
(一)性质分析
1.反帝爱国运动
-义和团的主要目标是对抗外国侵略,具有一定的爱国性质。
-但其手段和口号带有盲目排外的局限性。
2.民间宗教与政治运动的结合
-义和团运动融合了民间信仰与政治诉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矛盾。
(二)历史评价
1.正面评价
-义和团运动展现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打击了列强的嚣张气焰。
-部分团民的行为体现了朴素的民族主义精神。
2.负面评价
-运动的盲目排外和暴力行为造成了不必要的伤害,如对无辜平民的攻击。
-清政府的妥协政策加速了国家的衰落。
三、历史教训与启示
(一)盲目排外不可取
-义和团运动表明,缺乏理性的反侵略斗争容易导致自我毁灭。
-爱国主义应与开放包容相结合,避免极端主义。
(二)自强不息是关键
-清政府的软弱导致中国在国际上被动挨打,唯有自强才能避免侵略。
-国家发展需要科技进步、制度完善和社会稳定。
(三)民间力量需引导
-义和团运动反映了民间力量的巨大潜力,但需要理性引导。
-政府应关注民生,化解社会矛盾,避免极端运动的发生。
一、义和团事件概述
(一)背景与起因
1.外国列强侵略加剧
(1)经济掠夺与不平等条约
-列强通过鸦片贸易、战争等手段,对中国进行经济剥削。
-签订《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控制关税。
-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争夺铁路、矿山等资源,加剧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2)军事侵略与领土瓜分
-列强在中国建立租界,设立领事馆,享有治外法权,破坏中国主权。
-英国侵占香港,法国侵占广州湾,德国强占胶州湾,俄国侵占旅顺、大连等地。
-列强在华北地区建立兵营,驻扎军队,威胁北京安全。
(3)传教活动与宗教冲突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传播基督教,破坏中国传统宗教和文化。
-传教士利用法律特权,干涉中国内政,侵占土地,欺压百姓。
-1897年,山东巨野教案,德国以此为借口强占胶州湾,引发民众不满。
2.清政府腐败无能
(1)政治腐败与官场黑暗
-晚清政府官僚体系腐败,吏治败坏,贪污成风。
-官员们争权夺利,不关心民生,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暴露了清政府的军事和政治腐败。
(2)经济衰败与民生凋敝
-清政府财政困难,税收沉重,民不聊生。
-自然灾害频发,饥荒、瘟疫不断,社会动荡不安。
-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沦为流民,加剧了社会矛盾。
(3)对外妥协与内政失策
-清政府对列强妥协退让,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丧失主权。
-面对列强的侵略,清政府无力抵抗,只能割地赔款。
-清政府对民间反抗运动采取镇压措施,导致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3.民间信仰与排外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移动L1认证传输专业试题汇总(含答案).pdf VIP
- (新版)中移动传输专业L1认证考试复习题库-上(单选题汇总).docx VIP
-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3(共456题).pdf VIP
- 项目编号szcg2007041645 项目名称2007年度深圳市储备土地管理.doc
- 离婚登记申请受理回执单民法典版(可直接打印).pdf VIP
- 人教五年级数学上册1.2.2 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和乘法验算 课时训练.doc VIP
- 光伏电站检修规程(行业标准).docx VIP
- (新版)中移动传输专业L1认证考试复习题库-下(多选题汇总).docx VIP
- 基于大概念的初中音乐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探索.doc VIP
- 《企业经营数据分析》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