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血吸虫病的护理措施.docx

膀胱血吸虫病的护理措施.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膀胱血吸虫病的护理措施

一、前言

血吸虫病是全球范围内重要的热带寄生虫病之一,其中膀胱血吸虫病(由埃及血吸虫感染引起)主要累及泌尿系统,以膀胱壁虫卵沉积、慢性炎症及纤维化为特征,临床表现为血尿、尿频、排尿困难甚至膀胱狭窄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可能进展为膀胱癌或肾功能损伤。科学、系统的护理干预是改善患者症状、延缓病程进展、降低并发症风险的关键环节。本文围绕“膀胱血吸虫病的护理措施”展开,通过多维度分析与实践总结,为临床护理提供针对性指导。

二、疾病概述

膀胱血吸虫病的病原体为埃及血吸虫,其生活史需通过中间宿主(淡水螺)完成,人类因接触含尾蚴的疫水(如农田劳作、游泳)感染。尾蚴经皮肤侵入后,随血流移行至门静脉系统发育为成虫,最终成虫定居于膀胱与盆腔静脉丛,雌虫产卵并沉积于膀胱壁,引发局部免疫反应:早期表现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与肉芽肿形成,晚期因虫卵钙化、纤维化导致膀胱壁增厚、弹性下降,甚至出现溃疡、息肉或输尿管梗阻。患者典型症状包括终末血尿(排尿末膀胱收缩时损伤黏膜出血)、尿频尿急(膀胱容量减少或炎症刺激)、排尿费力(膀胱颈纤维化或梗阻),部分患者可伴下腹部胀痛或腰痛(输尿管受累时)。明确疾病病理机制与临床表现,是制定精准护理措施的基础。

三、护理评估

在开展护理干预前,需通过系统评估全面掌握患者病情,为后续护理诊断与措施提供依据。首先是健康史采集:重点询问患者是否有疫水接触史(如居住地、职业、近期涉水活动)、症状起始时间(血尿、尿频是否呈进行性加重)、既往治疗史(是否接受过抗血吸虫治疗及疗效)。其次是身体评估:观察生命体征(体温升高可能提示继发感染),触诊下腹部是否有压痛或包块(膀胱充盈或纤维化增厚);尿液特征需关注颜色(淡红至肉眼血尿)、是否有血凝块(提示黏膜损伤较重)、排尿过程(是否分段排尿、尿线变细)。最后是辅助检查结果分析:尿常规可见红细胞、白细胞增多;影像学检查(超声或CT)可显示膀胱壁增厚、钙化或输尿管扩张;病原学检查(尿沉渣找虫卵或血清抗体检测)是确诊依据。通过以上评估,可明确患者当前病情严重程度及潜在风险。

四、护理诊断

基于护理评估结果,膀胱血吸虫病患者常见护理诊断如下:①疼痛(与膀胱壁炎症刺激、纤维化牵拉或合并结石有关);②排尿型态异常(与膀胱容量减少、膀胱颈梗阻或输尿管受累有关);③有感染的危险(与尿路黏膜损伤、排尿不畅导致细菌滞留有关);④知识缺乏(缺乏疾病传播途径、治疗配合及预防复发的相关知识);⑤焦虑(与反复血尿、排尿困难影响生活质量及担心预后有关)。

五、护理目标

针对护理诊断,制定具体、可量化的护理目标:①患者主诉疼痛程度减轻,NRS(数字评分法)评分≤3分;②患者排尿频率恢复至白天4-6次/日、夜间0-1次/日,尿线变粗,无明显排尿费力;③住院期间未发生尿路感染(尿常规白细胞<5个/HP,无发热、尿急加重等症状);④患者能准确复述疫水接触的危害、抗血吸虫药物服用方法及复查要求;⑤患者焦虑情绪缓解,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50分。

六、核心护理措施

(一)症状护理

针对疼痛与排尿异常,需采取个性化干预。疼痛管理方面,指导患者取舒适体位(如半卧位减轻膀胱张力),可通过热敷下腹部(40℃温毛巾,每次15-20分钟)缓解痉挛性疼痛;若NRS评分>4分,遵医嘱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注意观察胃肠道反应(如恶心、黑便)。排尿异常护理需记录24小时尿量及排尿日记(包括每次排尿时间、尿量、是否伴疼痛),指导患者定时排尿(每2-3小时1次)以避免膀胱过度充盈;若存在排尿困难,可通过听流水声、温水冲洗会阴部诱导排尿,必要时遵医嘱留置导尿(严格无菌操作,每日更换集尿袋),但需避免长期留置以防感染。

(二)用药护理

抗血吸虫治疗是关键,首选药物为吡喹酮(成人剂量40-60mg/kg,分2-3次口服)。护理中需注意:①用药前评估患者肝肾功能(吡喹酮经肝脏代谢),有严重肝病者需调整剂量;②指导餐后服药以减少胃肠道刺激,观察是否出现头晕、腹痛、皮疹等不良反应,若症状严重需及时报告医生;③强调足疗程用药的重要性(避免因症状缓解自行停药导致成虫未彻底杀灭)。

(三)感染预防

尿路黏膜损伤与排尿不畅易继发细菌感染,需加强预防:①指导患者每日饮水1500-2000ml(心肾功能正常者),通过多排尿冲刷尿道;②保持会阴部清洁,女性患者排尿后从前向后擦拭,内裤每日更换并阳光下暴晒;③留置导尿患者需定期消毒尿道口(0.5%碘伏棉球擦拭,每日2次),观察尿液颜色(浑浊、有絮状物提示感染)及体温变化(>38.5℃需警惕肾盂肾炎)。

(四)心理护理

反复血尿与排尿不适易引发焦虑,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沟通,倾听其对疾病的认知与担忧,用通俗语言解释病情(如“血

文档评论(0)

办公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提供办公文档、医学文档,医学课件等文档写作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