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冀教版(2016)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5.古诗四首【第4课时】《渡汉江》.pptVIP

新冀教版(2016)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5.古诗四首【第4课时】《渡汉江》.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想一想,议一议:这四首古诗所表达的感情有什么共同之处?教师点拨:首先理解每首诗的意思,然后归纳每首诗所表达的诗人的感情,再完成本题。参考答案:这四首古诗所表达的感情的共同之处是都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3.有感情地朗读《回乡偶书》和《泊船瓜洲》,背诵这四首古诗。教师点拨:(1)借助汉语拼音把《回乡偶书》和《泊船瓜洲》读正确,然后多读几遍做到流利朗读,接下来理解每句诗的意思,感悟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把这种感情融入朗读中做到有感情地朗读。(2)在理解这四首诗的基础上进行背诵。本课的四首古诗虽然描写的场景不尽相同,但是都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能想象诗人为我们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思乡的情感。1.一锤定音。(在带点的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泊(bópō)船瓜洲 近乡情更怯(qièquè) ﹒√﹒√2.看拼音写词语。xiūgǎijūnzǐhánlěngwèiláiǒuránzáshīshānlǐnglìshǐ修改寒冷君子山岭偶然杂诗历史未来3.我会选字填空。【偶遇】()像()尔()见()到【杂朵】()乱花()几()复()偶偶遇遇杂朵朵杂4.解释词语的意思,并解释诗句的意思。(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老大:______________乡音:_____________无改:______________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著花:_____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纪大了家乡的口音没有什么变化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稀疏。开花用于句末,相当于“否”,表疑问请问您来时我家绮窗前,那一株腊梅开花了没有?5.选择。(填序号)(1)下面关于《杂诗》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杂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高尚品格的喜爱之情。②《杂诗》采用借问法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③《杂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维,他擅长写山水田园诗。④《杂诗》在简单的一问一答之间把诗人对梅花傲雪盛开的高贵品质的赞美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②(2)《渡汉江》一诗中“断”和“复”字表达了()①想询问家乡的情况,却又不敢开口的矛盾心理。②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③诗人返回家乡时的欣喜与苦闷的矛盾心理。④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②**操作说明:点击生字格中的字,会出现笔顺演示。*操作说明:点击生字格中的字,会出现笔顺演示。*By杜小二古诗四首5渡汉江【唐】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qièdù1.学习古诗中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并能背诵。借助注释了解古诗的的大意。(重点)3.体会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宋之问:(约656~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隰城(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主要作品:《度大庾岭》《渡汉江》等。走近作者岭我会写左小而居中,“人”撇捺舒展。lǐng历“厂”要包住“力”;“厂”字撇舒展。lì怯qiè我会认渡汉江dù易读错字来人:理解词语渡汉江时遇到的从家乡来的人。我们已经了解了作者和字词,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诗句。核心问题:这四首古诗共同的主题是什么?串珠问题:1.一读:熟读这首古诗

文档评论(0)

192****675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