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干煽豆角的作法
一、选料与预处理
干煽豆角的成菜效果与前期选料及处理密切相关,需从豆角品种选择、预处理步骤两个维度严格把控,为后续烹饪奠定基础。
1.1豆角品种选择
干煽豆角宜选用嫩豇豆(长豆角),因其纤维较细、含水量适中,煸炒后易形成皱皮且口感脆嫩。避免选择老豇豆(豆粒鼓起明显、表皮有韧性),否则纤维粗硬,难以煸透;也不建议用短豆角(如四季豆),其水分含量高,煸炒时易出水,影响成菜干香口感。
1.1.1嫩度判断标准
优质原料需满足三点:一是长度15-20厘米,过短则成熟度不足,过长易老化;二是直径0.5-0.8厘米,粗细均匀为佳;三是表皮翠绿有光泽,用指甲轻掐能轻松陷入且无硬芯。若表皮发暗、豆粒凸起明显,说明已老化,需剔除。
1.2预处理操作步骤
预处理包括去筋、切段、控水处理三步,每一步均影响最终成菜品质。首先,将豆角两端的蒂部掐掉,顺势撕去两侧老筋(老筋口感硬且不易入味);接着,将豆角切成5-6厘米长的段,长度均匀可保证受热一致;最后,用流动水冲洗2-3次,冲洗后用厨房纸吸干表面水分(关键步骤!残留水分会导致煸炒时油花飞溅,且延长脱水时间)。
二、火候控制要点
“煽”是干煽豆角的核心技法,本质是通过持续加热使豆角表面脱水起皱,同时保留内部脆嫩。火候与时间的精准控制直接决定成菜是否“干香不柴、皱皮入味”。
2.1锅具与油量选择
建议使用铁锅或厚底不粘锅,此类锅具储热均匀,不易糊锅。油量需控制在50-80毫升(以250克豆角为例),油量过少易粘锅,过多则成菜油腻。冷锅冷油下豆角(油温120℃左右,插入筷子无明显气泡),可避免高温瞬间焦化表皮。
2.2煸炒过程操作
入锅后先大火翻炒1分钟,使豆角均匀受热;随后转中火(约180℃)持续煸炒8-12分钟,期间需不断翻动(每30秒翻动一次)。观察到豆角表面出现密集小皱皮、颜色转为深绿时,说明水分已基本逼出(此时用锅铲轻压豆角,能感觉到轻微弹性)。若表面未起皱但颜色发黑,说明火候过大,需立即转小火并加快翻动频率。
2.3控油处理技巧
煸炒完成后,将豆角拨至锅边,倒出锅中多余油脂(保留约10毫升底油),可避免成菜过油。若使用普通炒锅,可借助漏勺将豆角捞出控油;若用不粘锅,直接倾斜锅体倒出油脂即可。
三、调味技巧与顺序
干煽豆角的调味需突出“干香鲜辣”,重点在于调料的选择顺序与用量控制,既要激发豆角本身的清甜味,又要通过辛香料提升层次感。
3.1基础调味组合
经典配方为:蒜末20克(增香提鲜)、干辣椒段8克(剪成2厘米段,去籽可减辣)、花椒5粒(增加麻香,可选)、生抽15毫升(提鲜上色)、盐2克(根据口味调整)、白糖1克(提鲜,平衡辣味)。避免使用老抽(颜色过重易发黑)或豆瓣酱(味道过浓掩盖豆角本味)。
3.2投放顺序与时机
关键步骤是“先香辛料后主味”:豆角煸至起皱控油后,锅中留底油,转小火(约120℃)下蒜末、干辣椒段、花椒,煸炒出香味(约10秒,闻到辣椒香气但未焦糊);随后倒入豆角大火翻炒20秒,使香味充分附着;最后沿锅边淋入生抽(高温激发鲜味),快速翻炒均匀后加盐、白糖,再翻炒10秒即可出锅。
3.3口味调整建议
嗜辣者可增加干辣椒用量至12克,或加入1克小米辣碎(需最后投放避免炒焦);喜酸者可在起锅前淋5毫升香醋(沿锅边喷洒,利用锅温激发酸香);素食者可用素蚝油替代生抽,提升鲜度。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家庭制作中常出现豆角生硬、过油、颜色发黑等问题,需针对具体原因调整操作。
4.1豆角生硬不入味
原因多为煸炒时间不足(未达到8分钟)或豆角本身过老。解决方法:选择嫩豆角,延长煸炒时间至10-12分钟,观察表面起皱后再调味;若已出锅发现生硬,可回锅加少量水(50毫升)加盖焖2分钟,再开盖煸炒至水分收干。
4.2成菜油腻感重
可能是油量过多(超过80毫升)或未及时控油。解决方法:减少初始用油量至50毫升,煸炒完成后务必倒出多余油脂;若已装盘过油,可用吸油纸覆盖表面轻压,吸去部分油脂。
4.3豆角颜色发黑
主要原因是火候过大(超过200℃)或豆角预处理时未控干水分(水油接触导致局部焦糊)。解决方法:降低火力至中火,保持均匀翻动;预处理时用厨房纸彻底吸干水分,避免带水入锅;若已发黑,可在调味时加入1克白糖,利用糖的焦糖化反应中和深色。
4.4香味不足
多因香辛料投放时机错误(过早炒焦或过晚未出香)。解决方法:控制香辛料煸炒时间在10-15秒,闻到香味即可下豆角;若香味不足,可在起锅前撒5克熟芝麻(提前用小火炒香),增加香味层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系统检测与维修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课件(共38张PPT).pptx VIP
- 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团体标准解读.pptx VIP
- 2025年全国质量月培训讲座PPT课件.pptx VIP
- 自考《文学概论》第五章-抒情作品教学课件.ppt VIP
-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pdf VIP
- 恶心与呕吐腹泻.ppt VIP
- 2025年中国学生床上用品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1.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课件-2024-2025学年中图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EduSoho系统功能说明书v7.2(1231).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