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广东省2026届高三上学期综合能力测试一语文试题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对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发展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中国“在公
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古代中国为何科技发展长期领
先世界中华文明具有怎样的科技文化基因不妨从以下维度进行探究与阐释:
一是实用性与经验性。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首要特质是经世致用的实用导向,遵循“实用需求驱动
—实践经验积累—技术优化迭代”的路径。古人按月记载星象、气象与农事,将北斗斗柄指向与二
十四节气对应,形成“斗柄东指,天下皆春”的物候体系和“观天知时,因时务农”的系统认知。北魏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摒弃玄虚之论,聚焦生产实效,强调精耕细作对土壤的保护,设计交替种植
的轮作制度,利用豆类固氮特性恢复土壤肥力,皆为提升作物产量、保障人民生计。
二是继承性与连续性。中国古代建筑代代相传、推陈出新。宋代李诚编撰的《营造法式》,记载了
木作、石作等13个工种的标准化做法,这些技术并非宋代独有,而是对秦汉以来经验的总结与提
炼。以斗拱结构为例,汉代就已出现,经魏晋南北朝发展,至唐宋达到成熟。山西佛光寺东大殿的
“五铺作双下昂”结构兼具承重与审美功效,斗拱从“单一承重”演化到“铺作体系”,在传承基础上不断
精进。官方典籍系统保存技术规范之时,民间匠人还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将工艺秘诀代代相传。
三是本土性与多元性。中国古代水利文明在和而不同、多元一体中铸就辉煌,都江堰是中原筑坝技
术与蜀地治水经验交融的代表。李冰率众修建时,继承中原“疏川导滞”理念,吸纳古蜀“竹笼装石
筑堤分水”工艺以及当地工匠的“鱼嘴分水”技术,创造性采用“无坝引水”方式,实现“水旱从人,不
知饥馑”的奇迹。元代大运河开凿可谓“跨区域协作”的典型,会通河段落差大、水流急,朝廷征调
各地工匠参与,采用女真人的“闸坝航运”技术,实现“南北漕运畅通,商货骈集”的景象。
四是整体性与综合性。天人合一思想塑造了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整体性思维。区别于“头疼医头,
脚疼医脚”,中医将人体视为缩微宇宙,以阴阳五行构建天人相应模型。《黄帝内经》提出“人与天地
相参,与日月相应”,这一理念贯穿中医诊疗始终,并具象化为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明确健康是外在
环境与内在气血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局部病灶的孤立表现。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构建人体健康
六经辨证治疗体系,提出因时制宜的诊疗原则,形成春季疏肝、夏季清热、秋季润燥、冬季温补的
动态平衡健康管理模式。
五是创新性与突破性。中国古代科技亦不乏突破性创新,包括本土技术改良和外来文明吸收转化。
郭守敬编纂《授时历》,引入“岁差”概念,精度与现代公历仅差26秒。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传
统数学侧重解决田亩计算等实际问题,“勾股定理”以“勾三股四弦五”的特例呈现,还未上升到普遍
定理高度。徐光启、利玛窦翻译《几何原本》时将西方“定义—公理—定理”逻辑体系与中国“实用
算学”结合,推动“算术”向“代数”“几何”的转型,开启中国近代科学“理论先行”先河。
(摘编自张晓普《古代中国科技发展何以千年领先世界》)
材料二: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科学史是人类文明史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过,最古老而又最重要的中
国文明对科学、科学思想和技术的贡献,还仍然为云翳所遮蔽,没有被人们认识。
虽然从耶稣会士17世纪初来到北京以后,中国的科学就已经逐步融合在近代科学的整体之中,但
是,人们仍然可以问:中国的科学为什么会长期大致停留在经验阶段,并且只有原始型的或中古型
的理论如果事情确实是这样,那么,中国人又怎么能够在许多重要方面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的“希腊
奇迹”的传奇式人物前面,并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近代科学,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此相似的近代科学,
其阻碍因素又是什么为什么中国在科学理论方面虽然比较落后,却能产生出有机的自然观这种自
然观和近代科学经过机械唯物论统治三个世纪之后被迫采纳的自然观非常相似。这些问题是本书想
讨论的问题的一部分。
不管怎样,事情是已铸定了的:世界只有一个。我们生活在一种新的大同世界的黎明时期,假使人
类能战胜那些掌握着空前未有的强权而不负责任的人们所带来的危机,那么,大同世界的观念便能
把一切国家的劳动人民团结成一个共同的、合作的社会。各个民族的成就,应该由全世界人民携起
手来共同赏识,纵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