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解密夏季南亚高压:环流指数与分布特征量的深度剖析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南亚高压作为亚洲西南部的大型高压系统,在每年6月至9月期间,其中心大致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进而形成从印度洋延伸至中国西部的环流系统,即夏季南亚高压环流系统。该系统对亚洲夏季降雨模式有着重要影响,这使其成为世界各国气象研究领域的重点关注对象。
南亚高压不仅是亚洲夏季风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还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存在紧密关联,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对亚洲地区的气候产生影响。南亚高压的强度和位置变化,会导致大气环流的改变,进而影响水汽输送和降水分布。例如,当南亚高压位置偏北时,可能会引导更多的水汽向北方地区输送,使得北方降水增多;而当南亚高压强度异常时,可能引发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干旱等。
在过去的研究中,虽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研究人员能够运用更先进的数值模拟方法对该系统进行模拟和预测,但南亚高压环流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依旧是气象学领域的一大挑战。其形成和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包括地形、海陆分布、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以及海洋状况等,这些因素相互交织,使得对南亚高压环流系统的深入理解和准确预测变得极为困难。因此,对夏季南亚高压环流指数及分布特征量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1.1.2研究意义
本研究对于全面认识南亚高压环流系统的形成和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南亚高压环流指数及分布特征量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该系统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揭示其形成和演变的内在机制。这不仅有助于丰富气象学领域关于大型环流系统的理论知识,还能为后续研究南亚高压与其他气象要素的相互作用提供基础。
准确掌握南亚高压的变化规律,能够为气象预测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提高气象灾害的预警能力。南亚高压的异常变化往往与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如暴雨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通过对其环流指数和分布特征量的监测与分析,可以提前预测这些灾害的发生趋势,为相关部门制定防灾减灾措施提供科学指导,从而有效减少气象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的损失。从社会层面来看,精准的气象灾害预警能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从经济角度而言,可降低农业、交通、能源等多个行业因气象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早在20世纪60年代,MASONR.B和ANDERSONCE就对100mb夏季南亚反气旋的发展和衰退展开研究,为后续对南亚高压的深入探索奠定了理论基石。此后,众多国内外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南亚高压进行研究,成果丰硕。
在南亚高压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方面,FLOHNH对南亚和东亚夏季风机制进行调查,指出南亚高压与夏季风存在紧密联系。张琼和钱永甫通过研究,详细阐述了南亚高压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揭示了其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徐忠峰和钱永甫则关注100hPa高压环流和东风气流的季节、年际和年代际变化,进一步丰富了对南亚高压时空变化的认识。研究发现,南亚高压的位置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在东西方向上其活动可分为东部型、西部型和带状型,并且与西太副高存在着“相向而行,相背而去”的变化规律。在冬季,南亚高压位于热带太平洋上空,到了春末,高压中心向西北移动到中南半岛,到夏初进一步移动到印度半岛;6月到7月,南亚高压逐步增强并北移,并在7月、8月稳定在青藏-伊朗高原上空。
关于南亚高压的形成和变异机制,吴国雄等提出“感热气泵”概念,认为春夏季高原表面感热输送造成了低层气流向高原地区辐合,形成了夏季高原上空强烈的上升运动与降水,降水过程释放的大量凝结潜热,进一步增强了上升运动,加剧了高空辐散,从而维持着高原上空的高压。吴国雄和刘屹岷又进一步提出“热力适应”理论,认为高原上非绝热加热在垂直方向上的非均匀分布形成和维持了高原上空的南亚高压。此外,海温异常、大气环流以及地表热力差异等因素与南亚高压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影响着其强度、位置和变异。
在南亚高压与气候关系的研究上,罗四维、钱正安、王谦谦探讨了夏季100hPa南亚高压与我国东部旱涝关系。张琼和吴国雄研究了长江流域大范围旱涝与南亚高压的关系。陈永仁、李跃清利用NCEP/NCAR高度场资料进行计算,对冬、夏极涡与南亚高压面积进行Morlet小波变换,并对100hPa高度场进行EOF分解和长期趋势分析,发现极涡、南亚高压具有相似的演变特征,且这种相似特征在前期冬季极涡与南亚高压之间表现更为明显,体现了准5年尺度和准20年尺度的周期变化,在变化的位相上则相反。张肖剑和靳立亚利用海-气耦合模式,在轨道参数的强迫下模拟了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分析了全新世南亚高压的南北移动特征,并探讨其与亚洲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三唑磷与氟虫腈对斑马鱼miRNA表达的毒性效应与机制探究.docx
- 痛风灵制备工艺与药效学的深度探索:优化与作用机制研究.docx
- 尼龙微孔膜的制备工艺对膜孔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docx
- 人群阵型变换中基于互信息和社会力的群组控制算法研究:理论、应用与优化.docx
- 复杂应力下瓦斯抽放钻孔煤岩体破裂损伤机制与应用研究.docx
- 从神话原型到舞台形象:莎士比亚女性人物塑造中的神话用典探究.docx
- 探究内脏过敏与胃肠运动障碍的病理生理学关联及临床启示.docx
- 基于二次扫描配准法的CAD_CAM氧化锆全瓷冠牙尖交错位咬合接触面积定量评价研究.docx
- 法影寻踪:中国古代法官与民众关系的多维审视.docx
- SLIT2基因转染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探究.docx
- 球孢白僵菌对胡瓜钝绥螨和朱砂叶螨的差异化影响及生态意义探究.docx
- 光子晶体光纤结构对受激布里渊散射慢光的影响及应用探究.docx
-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ocx
- 猪白细胞介素 - 34(pIL - 34):分子克隆、表达特征与生物学活性的深度解析.docx
- 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对肝星状细胞胶原代谢及迁移的影响.docx
- 矩阵计算中扰动分析与反问题的深度探究.docx
- 公路工程中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的应用、挑战与发展路径探析.docx
- 基于足底压力:足三阴经筋深部刺激对中风后下肢运动特征的重塑效应探究.docx
- 从博弈视角探寻我国城市和谐社区建设主体间新型关系构建.docx
- Ag基纳米材料:结构精准调控与多元性能的深度探究.docx
最近下载
-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doc VIP
- 《中华民族大团结》(初中)第10课伟大梦想共同追求教案.pdf VIP
- 中外教育理论名著选读.docx VIP
- 专业音响完整系统的安装与调试.doc VIP
- 西门子12001500PLC用触摸屏按钮触发启动PID的自整定编写方法程序示例.docx VIP
- 《中外教育名著选读》模拟试题.docx VIP
- 中兴接入网和epon b ch zxa10f822产品介绍23p.pdf VIP
- 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ppt VIP
- 环境学第2版-左玉辉-教学课件-第2讲 水环境.ppt VIP
- 小米质量保证工程师岗面试题库参考答案和答题要点.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