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篇驻村扶贫个人先进事迹材料与3篇劳动模范评选材料(共19页)
驻村扶贫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一、范小敏:紫溪村的第一书记
范小敏,1982年出生,江西瑞昌人。2015年,他成为江西省萍乡市委组织部驻芦溪县银河镇紫溪村第一书记。入村一年多,范小敏跑遍了33个村小组,磨破了7双鞋,记下了27万余字的工作日志。他带领村干部相继建立了集中连片的200亩蔬菜、1100亩脐橙、320亩高产油茶、260亩猕猴桃产业示范基地。2016年年底,紫溪村脱贫摘帽,实现了美和富的嬗变。范小敏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汗水浇灌希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他的故事被编入连环画《第一书记驻村扶贫记》,成为激励更多人投身乡村振兴的生动教材。
二、杨波:扎根贵州最高村的11年
杨波,六盘水市钟山区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2010年,28岁的杨波主动报名到贵州最高村——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海嘎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彼时的海嘎村,是乌蒙山区深处有名的穷窝窝,人均年收入仅1600元,贫困发生率高达83%。村民们住的是茅草屋,吃的是洋芋饭,喝的是望天水,走的是坑洼泥泞小路。
杨波没喊苦,更没退缩。村里路不好,他申请了修路资金,为村里修通一条700米的硬化路;村民饮水难,他一个月连跑6次水利局,为海嘎村争取到820万元的提水工程资金;村民收入低,趁着韭菜坪景区搞建设,他为村民谋到300多个务工机会,当年村民务工总收入超过400万元。用3年的时间,他真抓实干,慢慢破除了干部与村民之间的隔阂。
这一驻,就是11年零两个月。当年的年轻小伙熬成了村民口中的杨兄弟,海嘎村也彻底变了样。在杨波的带领下,海嘎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9年,海嘎村民的人均纯收入已由2010年的1600元增长到了9320元,实现了贫困发生率的清零,彻底摘掉了穷帽子。
劳动模范评选材料
一、罗亮洲:羊圈庄村的金牌书记
罗亮洲,男,1973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山西省太原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党总支书记。2017年,他开始担任太原市娄烦县杜交曲镇羊圈庄村第一书记。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他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全力为羊圈庄村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助力。
罗亮洲紧扣以共建促党建,以党建促脱贫,以脱贫促发展的核心思路,充分借助互联网现代平台,创造性地打造了智慧党建+模式。从规范组织生活、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入手,罗亮洲组织全村党员建立了红微群,每月开展一次主题党日+学习活动。打造全新培训阵地,在村委会建立了脱贫学堂,定期邀请农业、医疗、扶贫、技能培训等方面的行家里手来村里授课,传授实用技能、宣讲国家政策。
在产业扶贫方面,罗亮洲依托派出单位太原市政集团的行业优势,在羊圈庄村成立的专项产业扶贫项目,建厂地规划、设备安装、销路拓展,同步拓展经营思路、积极寻求其他产业门路。2018年6月,由派出单位注资11.6万元开始建厂,截至2024年,已累计生产电力支架一万余吨,产值高达一千余万元,为村集体创收一百余万元,成功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
在罗亮洲书记的辛勤付出下,村民人均收入从他刚入村时的2800元攀升至2024年的1.5万余元,羊圈庄村顺利脱贫,处处充满希望。
二、冉雷雨:返乡创业的腊味大王
冉雷雨,1985年生于石柱县三星乡的偏远山村。家境贫寒,少年时他便背起行囊远赴浙江谋生,工厂流水线、建筑工地、装修现场都浸透了他拼搏的汗水。然而,走得再远,家乡的贫瘠始终是他心底最深的牵挂。
2014年,怀揣着改变家乡的梦想,带着打工积攒的血汗钱,冉雷雨毅然返乡,创立石柱坚迈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一片山地上建起占地10余亩的生态养猪场,踏上了充满未知的创业征途。
创业之路,荆棘密布。初涉养殖业,技术匮乏成了拦路虎。一场突如其来的疫病,让900多头猪仔夭折,首次创业几乎血本无归。沉重的打击没有击垮他。冉雷雨擦干汗水,主动邀请专家问诊,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他不仅获得了160万元的银行贷款及时雨,更迎来了养殖专家的一对一精准帮扶。
一人富不算富,乡亲富才是路。站稳脚跟后,冉雷雨的目光投向了那些和他一样渴望脱贫的乡亲。他创新推出猪场+技术+农户的帮扶模式:为150户贫困户免费送去优质种猪、疫苗,手把手传授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如今,这些曾经的贫困户,每户年出栏肥猪超30头,仅养猪一项年收入最低就达4万余元,成功摘掉了穷帽子。
小腊肉做成大产业,土家味飘香四方。历经多年发展,坚迈农业已形成养殖+加工+销售+餐饮的全产业链条,年产值突破6亿元。冉雷雨与三星乡观音村集体联手打造的石柱·腊满仓品牌,推出了五花腊肉、三线腊肉、腊香肠、腊排骨、腊猪心等数十种腊味产品。
三、孔凡成:隧道工程的金牌项目经理
孔凡成,男,汉族,1954年5月生,中共党员,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隧道公司四川锦屏二级水电站项目经理。作为一位资深隧道工程施工专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