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3、文档侵权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读《苏霍姆林斯基》有感
我们自己或者学生,都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况:学生把规则、定律、公式、结论背得烂熟于心,可是对知识却不会使用,这就是因为没有理解所背内容的实质。这种弊病特别表现在语法或理科学习方面。这些科目的内容为整套概括性结论的体系,而掌握这些科目的知识又首先表现为善于把这种结论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为了防止学生没有理解就死记硬背了的弊病呢?
牢记(背熟)应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从思考事实、事物和现象到深刻理解抽象真理(规则、公式、定律、结论),必须通过实践性作业,这就是掌握知识。
比如我们语文里的在具体语境中记忆生字的用法,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在不断地理解实例的同时,就把结论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