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门食管连接部原位癌的护理措施.docx

贲门食管连接部原位癌的护理措施.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贲门食管连接部原位癌的护理措施

一、前言

贲门食管连接部是食管下端与胃贲门的移行区域,作为消化道的关键解剖节点,其黏膜上皮的稳态对维持进食、消化功能至关重要。当该部位黏膜上皮发生恶性增生且未突破基底膜时,即形成贲门食管连接部原位癌——这是食管癌或胃癌的早期阶段,虽病变局限,但仍需及时干预以阻止其向浸润性癌进展。临床实践中,科学的护理干预不仅能缓解患者因疾病产生的身心压力,更能配合治疗方案保障疗效、减少并发症,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贲门食管连接部原位癌的护理措施”展开,从疾病认知、护理评估到具体干预策略进行系统阐述,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针对性参考。

二、疾病概述

贲门食管连接部原位癌(Carcinomainsituofthegastroesophagealjunction)是指发生于贲门食管连接部黏膜上皮层内的早期恶性肿瘤,其核心特征为肿瘤细胞未突破基底膜、无间质浸润,属于“0期癌”范畴。从病理组织学看,病变黏膜表现为上皮细胞显著异型性:核大深染、核质比例失调、细胞排列紊乱,但基底膜完整,无向深层组织侵犯的迹象。

由于病变局限,早期患者多无典型症状,部分人仅表现为进食后轻微上腹部隐痛、反酸、烧心或吞咽时的“异物感”,这些症状因缺乏特异性常被误认为“胃炎”或“胃食管反流病”而忽视。随着病情进展(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出现进食哽咽感加重、体重轻微下降,但因原位癌未破坏黏膜下层血管或肌层,严重吞咽困难、呕血等症状较为罕见。

该疾病的确诊依赖内镜检查+组织活检:内镜下可见病变黏膜粗糙、红斑、糜烂或微小结节,活检病理提示“上皮内瘤变(高级别)”或“原位癌”;胸部CT、上消化道造影等影像学检查可协助排除远处转移,为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

三、护理评估

为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需从健康史、身体状况、心理社会状态及辅助检查四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形成对患者的整体认知。

(一)健康史评估

重点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如长期胃食管反流病、Barrett食管、萎缩性胃炎等癌前疾病)、饮食习惯(是否长期进食过烫、辛辣、腌制食物)、烟酒史(吸烟≥20包/年或长期饮酒者风险更高)及家族肿瘤史(贲门癌、食管癌家族史者患病率增加),这些信息有助于明确病因、评估复发风险。

(二)身体状况评估

1.症状评估:询问患者有无反酸、烧心、吞咽不适等症状,记录症状出现的频率、程度及诱发因素(如进食辛辣食物后加重);了解体重变化(近3个月体重下降是否超过5%),判断营养状况受损程度。

2.体征评估:早期患者多无阳性体征,部分可触及上腹部轻微压痛;若合并贫血,可见结膜、甲床苍白。

(三)心理社会评估

通过沟通观察患者的情绪状态:是否因“癌症”诊断产生焦虑、恐惧(如失眠、坐立不安),是否对治疗效果缺乏信心;评估家属的支持程度(如配偶、子女是否能陪伴照顾)及经济状况(是否能承担内镜治疗或后续复查费用),这些因素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四)辅助检查评估

结合内镜报告判断病变范围(如病变大小、位置)、病理结果(是否确认原位癌);通过血常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生化检查(白蛋白、总蛋白)评估营养状态;通过胸部CT排除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为护理干预提供依据。

四、护理诊断

基于上述评估,结合患者的实际需求,提出以下护理诊断:

1.焦虑:与对“癌症”的恐惧、担心治疗效果及预后有关。多数患者因“癌”字产生心理压力,担心病变进展为浸润癌,或内镜治疗后复发。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进食不适(如反酸、吞咽异物感)导致进食量减少、消化功能受影响有关,表现为体重下降、白蛋白降低。

3.知识缺乏:缺乏贲门食管连接部原位癌的疾病知识(如“原位癌是早期癌,预后好”)及内镜治疗后的护理要点(如术后饮食过渡)。

4.潜在并发症:出血、穿孔、感染:虽原位癌未浸润间质,但内镜下治疗(如ESD、EMR)可能损伤黏膜下层血管或肌层,导致出血;若操作不当,可能引发穿孔;术后口腔或创面感染也需警惕。

五、护理目标

护理目标需具体、可衡量,且对应上述护理诊断:

1.患者焦虑情绪减轻:通过心理干预,患者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从≥50分降至<50分,能主动表达情绪并配合治疗。

2.营养状况改善:患者体重维持在正常范围(BMI18.5-23.9),白蛋白≥35g/L、血红蛋白≥110g/L(女性)/120g/L(男性),无进行性体重下降。

3.知识掌握:患者及家属能正确说出原位癌的“早期性质”“内镜治疗的优势”及术后饮食注意事项。

4.并发症预防:患者未发生严重出血、穿孔等并发症;若出现轻微并发症(如少量黑便),能被及时发现并处理。

六、核心护理措施

核心护理措施需围

文档评论(0)

办公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提供办公文档、医学文档,医学课件等文档写作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