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景园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一、龙的传人(26分)2024年是甲辰龙年,龙的形象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象征和文化符号,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圳兴中学”为丰厚学子们的文化底蕴,引导其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了“探秘中国龙,寻访文化根”的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问题。【任务一源远流长的“龙”文化】
1.(9分)阅读回答问题。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与独特文化标识,寓意着威武刚健,象征着智慧吉祥。由于我国传统中习惯把龙形象化,人们的衣食住行、园林建筑、文化艺术,处处都有龙的存在,简直不胜枚举。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龙形象的文物,距今已6000多年,可A.追sù到仰韶文化早期。北京故宫保和殿内龙的石雕重达250吨,上刻九龙戏珠于海涛云雾之间,气势B.pángbó,极为精美。
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还创造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有关龙的成语,这些成语是珍贵的文化遗产。“龙”是中国人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作为龙的传人,我们理应传承“龙脉”,奋起“图腾”!甲,乙!再创辉煌!
(1)小深在整理资料时,有两处字形把握不准用了拼音标注,请你将正确的汉字填写在相应位置。
A.追sù
B.pángbó
(2)结合语境,请选出填入甲、乙两处最合适的成语
A.龙争虎斗、龙腾虎跃
B.龙飞凤舞、龙马精神
C.龙行虎步、龙肝豹胆
D.龙马精神、龙腾虎跃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与独特文化标识。”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龙是图腾与标识”。
B.“威武刚健”“智慧吉祥”“衣食住行”均是并列短语。
C.“由于我国传统中习惯把龙形象化,人们的衣食住行、园林建筑、文化艺术,处处都有龙的存在,简直不胜枚举”这句话是条件复句。
D.“精美”是形容词,“灵魂”是名词,“传承”是动词。
(4)练习书法的小深同学被邻居邀请帮写一副春联,请你根据下联,帮他把上联补充完整。
上联:出东海
下联:玉兔辞岁回月宫
【任务二喜闻乐见的吉祥物】
2.(7分)阅读回答问题。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龙年春晚吉祥物形象为“龙辰辰”。它呆萌可爱的造型蕴含着5件国宝级文物的元素。例如,鼻子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绿松石龙形器,爪的灵感来源于九龙壁。从“头”到“尾”脱胎于众多带有龙元素的文物的吉祥物“龙辰辰”,让文物“活”了起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神兽,象征着权力、尊荣富贵和祥瑞。国人对龙的崇拜至少有8000年历史,我们都非常自豪地称自己为“龙的传人”。中国第一张邮票也是以龙形象出现的——1897年清朝发行的“大清龙邮”。龙的热度也无差别地辐射到了各个商业圈。除了生肖邮票、生肖纪念币、生肖纪念钞外,很多贴合当下年轻人的喜好,带有龙元素的产品也激发了人们的选购需求。
(1)在此次“探秘中国龙,寻访文化根”的活动过程中,同学小圳嘀咕道:“这些知识听起来真是沉闷枯燥,真不知道参加这些活动有什么意义,还不如在家打游戏呢。”此时,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2)学校团委打算购买一批龙年文创产品捐赠给儿童福利院,初步选定以下三种,请你以校学生会成员小深的身份,选择一款推荐产品并陈述理由(可以从产品寓意、文化审美、实用性等方面说),以书信的形式写给团委王老师。
3.(10分)“龙”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充满吉祥意味的文化符号,而古诗词中的“意象”更是一种独特而高雅的中国符号。为方便探究,小圳梳理出课本上一些古诗词的意象制成下面表格,请你帮他一起补充完善。
意象
诗句
作者及题目
主题
月
①,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借月怀人
②,漏断人初静。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夜色幽寂
水
③,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思乡之情
醉翁之意不在酒,④。
欧阳修《醉翁亭记》
沉醉自然
草
⑤,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壮丽雪景
⑥,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
惜春惜时
鸟
感时花溅泪,⑦。
杜甫《春望》
心系家园
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净化心灵
【学以致用】诗歌中的“雁”也是常见意象,如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的“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还有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⑨”。因“雁”南来北往的习性,常用来表达⑩之情。
二、全面发展(30分)
4.(23分)阅读回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