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钢筋除锈剂的使用注意事项
从事建筑材料处理工作这些年,我常蹲在工地现场看工人处理钢筋。那些被铁锈裹得看不出原样的钢筋,像生了癞的老兵,要是不及时处理,别说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保不住,说不定哪天就成了工程隐患。而钢筋除锈剂,这个能让”锈甲”脱落的”魔法水”,用好了是宝,用错了可能变成”腐蚀剂”。今天就站在一线操作的角度,把这门”除锈学问”掰开了揉碎了说。
一、使用前:把好”三关”,避免踩坑
钢筋除锈剂不是”一喷了之”的魔法药水,用之前得先摸清楚”敌我情况”。就像大夫看病要先号脉,操作前这三关必须过:环境关、钢筋状态关、工具与防护关。
1.1环境关:温湿度是隐形指挥官
我记得去年夏天在南方工地,38℃的高温下工人急着赶工,喷了除锈剂不到10分钟就去冲水洗,结果钢筋表面反而泛出白霜——后来才知道,温度太高会加速除锈剂反应,可蒸发也快,有效成分还没充分渗透就干了。
一般来说,除锈剂的最佳使用温度在15-30℃之间。温度低于10℃时,药剂活性降低,可能需要延长反应时间;高于35℃时,得缩短反应时间,或者选在早晚温度低的时候操作。湿度也不能忽视,空气湿度超过85%时,钢筋表面容易凝结水汽,会稀释除锈剂浓度,这时候要么等晴天,要么用干燥布先擦拭钢筋表面。
1.2钢筋状态关:分”病情”下药
去年处理某旧厂房改造项目的钢筋时,我发现很多钢筋锈蚀程度差别大:有的只是表面浮锈,像撒了层红粉;有的锈层已经成片剥落,露出坑洼;最严重的几根,用钢丝刷一刮能掉下拇指厚的锈块。这时候可不能”一刀切”用同一种方法。
轻度锈蚀(浮锈):钢筋表面呈均匀的浅红色,用手摸有轻微颗粒感。这种情况除锈剂浓度可以适当调低(比如按1:3稀释),反应时间控制在5-8分钟,没必要用高浓度药剂,省成本还减少对钢筋的刺激。
中度锈蚀(斑锈):锈层呈深褐色,局部有片状脱落,钢筋截面肉眼可见减薄。这时候需要用标准浓度(1:1或按说明书推荐比例),反应时间延长到10-15分钟,必要时配合软毛刷刷洗,帮助药剂渗透。
重度锈蚀(坑锈):钢筋表面出现深褐色凹坑,用指甲能抠出锈渣。这种情况单纯用除锈剂效果有限,得先人工敲掉大块锈层,再喷除锈剂,反应时间可能需要20分钟以上,甚至要分两次处理——第一次喷完冲洗后,等钢筋干燥再喷一次。
1.3工具与防护关:安全是第一条红线
我见过最惊险的一次,是新来的小工没戴护目镜,喷除锈剂时药液溅进眼睛,疼得直打滚。后来送医冲洗了半小时才没事。这事儿让我明白,工具选不对、防护做不好,除锈剂就成了”危险品”。
工具选择:大面积施工选压力喷雾器(压力控制在0.2-0.3MPa,避免喷溅),小范围或死角(比如钢筋交叉处)用毛刷或海绵蘸涂;锈蚀严重的部位可以配带硬毛的塑料刷(金属刷会刮伤钢筋基体)。
防护装备:必须穿戴耐酸碱手套(丁腈手套比橡胶手套更耐腐蚀)、防溅护目镜(普通眼镜挡不住液体)、长袖防化服(别图凉快穿短袖!);如果是密闭空间作业(比如地下室),还要戴防毒面具(选活性炭滤毒盒),因为部分除锈剂挥发的气体对呼吸道有刺激。
二、使用中:细节决定成败,操作步步有讲究
准备工作做足了,实际操作时更要像绣花一样细致。我带徒弟常说:“除锈剂不是水枪,每一喷每一刷都有门道。”
2.1浓度控制:过犹不及的学问
有次徒弟为了赶工,把除锈剂原液直接往钢筋上倒,结果第二天发现钢筋表面发灰,用手摸有滑腻感——这是药剂过量腐蚀了钢筋表层的铁基体。后来检测才知道,钢筋失重率超标了30%。
不同品牌的除锈剂配方不同,稀释比例一定要看说明书(比如A品牌推荐1:4,B品牌可能是1:2)。这里有个小窍门:第一次使用新品牌时,先在边角料钢筋上做测试——喷稀释液后观察10分钟,如果锈层开始溶解但钢筋表面无发灰、发黏现象,说明浓度合适;如果15分钟后锈层没动静,可能需要提高浓度(但最多不超过说明书推荐的上限);如果5分钟就出现钢筋变色,必须立即调低浓度。
2.2涂抹方式:让药剂”吃”透锈层
我见过最常见的错误操作是”蜻蜓点水”式喷涂——喷雾器一扫而过,药剂只沾了钢筋表面一层。这种情况下,锈层内层根本没接触到药剂,冲洗后表面看着干净,过两天又会返锈。
正确的做法是:
喷涂时保持喷嘴与钢筋表面20-30cm距离,匀速移动(每秒约30cm),确保药液均匀覆盖,不能有漏喷的”白茬”;
刷涂时用毛刷沿钢筋纵向来回刷(别打圈,容易留死角),重点刷锈蚀严重的凹坑处,让药剂渗透进去;
对于密集排列的钢筋(比如梁筋间距小于5cm),可以用海绵蘸药后塞进间隙,挤压海绵让药液浸润钢筋两侧。
2.3反应时间:等够但别等过头
去年秋天处理一批柱筋时,工人中午喷了药就去吃饭,结果下午回来发现钢筋表面出现黑色斑点——这是药剂反应时间过长,开始腐蚀钢筋基体了。后来测了下,那几根钢筋的屈服强度比原材降低了8%,只能报废。
反应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