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S版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必考题型.docVIP

小学六年级语文S版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必考题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

小学六年级语文S版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必考题型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

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师旷论学

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②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③之明。炳烛之明,熟与④昧行⑤乎?”平公曰:“善哉!”

——(出自《说苑》,有删减)

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晋国的国君。②[问于师旷]对师旷提问。师旷,晋国大夫,博学多才。③[炳烛]点亮蜡烛(或火把)。④[孰与]比……怎么样。⑤[昧行]在黑暗中走路。

[1]仔细读文中划“﹏﹏﹏”的语句,完成下列问题。

(1)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由此,可以看出师旷对晋平公“七十欲学”的态度是(_____)

A.不赞成,觉得他年纪太大了。?B.赞成,觉得学比不学好。

[2]文中师旷连用三个比喻,把_______比作________,把_______比作_______,把老而好学比作炳烛之明,意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①,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②,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注释)①依附:投靠。②疑:犹豫。

[1]解释下列加点字意思:

(1)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_________)?(2)王欲舍所携人(_________)

[2]下列对画线句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宁愿因为情况危急而抛弃他吗??B.难道可以因为情况危急而抛弃他吗?

C.难道可以在情况危急的时候抛弃他吗??D.难道可以因为情况危急而相互抛弃吗?

[3]从文段内容看,_____(谁)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推敲

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推”字。又欲作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愈吏部权京兆,车骑方出,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己。左右拥至尹前。岛俱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矣。”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1]对划横线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遂于驴上吟哦(歌唱)?B.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不时地)

C.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伸出手)?D.遂并辔而归(骑着马一同走)

[2]解释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

①一日于驴上得句云……?(__________)

②?炼之未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观者讶之???(____________)

④岛具对所得诗句?(___________)

[3]下面句中加点“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退之立马良久之?B.何陋之有

C.久之,目似瞑?D.怅恨久之

[4]这篇短文作者意在赞扬贾岛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韩愈认为“作敲字佳”,请你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推敲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快乐阅读。

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①之山,其上多柘木②,有鸟焉,其状如乌,文③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④。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⑤于东海。

(注释)①发鸠:古代传说中的山名。②柘(zhè)木:柘树;桑树。③文:同“纹”,花纹。④自詨(xiào):呼喚自己的名字。⑤堙(yīn):填塞。

[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溺____________?故____________?衔____________?之___________

[2]女娃死后为什么叫精卫?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简单评价一下精卫的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夸父追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1]解释下列划横线字的意思,

①夸父与日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