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诗经》(精选7篇).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书心得《诗经》(精选7篇)

心得是对自己学习或工作中遇到问题或实践阅历的总结。怎样才能写好读书心得《诗经》?这里给大家供应读书心得《诗经》,便利大家学习。

读书心得《诗经》篇1

中华经典——《诗经》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绚烂的明珠。《诗经》作为民族才智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珍贵的精神财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诗经》所蕴含的珍贵哲理,可以成为我们一生的文化资产。

今日,我读了诗经中的名篇《硕鼠》。《硕鼠》是一首政治讽喻诗。这首诗运用比拟手法把压榨人民的统治者惟妙惟肖地比作大老鼠,宣誓要离开它,表现出了无比愤慨的阶级对立心情。这个比方把剥削阶级贪欲、残忍、寄生的本性以及人民的抵抗意识反映得淋漓尽致。同时,又加以夸张,突出了“硕鼠”由于贪吃而体态肥硕,借以突出了剥削阶级的贪得无厌,使形象更加鲜亮、生动。

这首诗共分三章,每章八行。各章均重叠“硕鼠”,把剥削阶级丑恶的面目揭露无余,也剧烈地抒发了被剥削者切齿痛恨他们的仇视心情。令我为之感慨万千。

更为重要的是,这首诗每章的末两句“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表达了一种憧憬、追求没有剥削、压迫,布满欢快的人间乐土的社会抱负。这就是人们抗拒阶级压迫和剥削、追求幸福生活和美妙社会的思想感情。后世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正是这样一片乐土。

是啊!这些不劳而获的人不种不猎,却占有大量财宝,过着寄生的生活,而劳动者却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太不公正了!

劳动最光荣!我鄙视那些不劳而获、巧取豪夺的人!!

读书心得《诗经》篇2

初遇:

徐志摩的《偶遇》中说:“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汇时互放的光线。”我和诗经的初见也是一场偶遇。在窗缝漏下的光线里,在唐诗宋词的书影间,在那惊鸿一瞥中,我与《诗经》偶遇了。在与之交汇的瞬间,我为她的光线所惊艳。同为偶遇,我并未如徐诗而言,就此忘却。在八岁那样懵懂的年纪,我并不能完全领会其漂亮,只是嗅得一缕墨香;在那样的好动的年岁里,就愿因一句“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而静读一本有些浅显的书,就像偷穿大人衣服的孩子,看着别扭却内心高兴。

八岁的我有我的天真无知,而《诗经》有她的深邃神奇,那样的我们好像并不是合适的同行者。我看她就像在看重纱后人影,但或许是由于一份中华文化血脉,让我对她产生了爱好,就这样在心里留下了印记。“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深挚的情感让我艳羡;“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让我憧憬;“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让我似懂非懂....

再遇:

再遇《诗经》,她就入了我心,带着一份探究的心情,我在学校把握了肯定的阅读力量之后,我重新拿起了这本书,句句解译,步步深陷。《硕人》里勾画出一幅工笔细描的仕女图;《凯风》中吹响起淳淳可感的慈母心;《北山》下呐喊出的愤愤民声…….既平凡吏民亦将相侯伯;兼风云社会和永恒自然;含物像人事孕思想信仰,跨越西周春秋,横渡黄河长江,矗立在洪荒时间中,静默在浩浩人流里,只待遇见知己,将那五六百年的历史画卷与之共赏,将那风云人事细细说来。

再遇她时,我掀起了重纱,惊见“有美一人,清扬婉兮”的名贵亲切,目光深邃……

终思:

有人说过:“要真正读懂一本书,就要读懂她的思想,更要思索她的价值。”在高考过后的暑假里,我第三次翻开了《诗经》,没有初见的惊艳,并非再遇时的研读,只是用指尖划过字里行间,目光穿过纸页巡游古今,内心涌起傲慢和苦涩的简单心情

我傲慢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短短四字,区区几行便能引人畅想或发人深省。若不是在这片华夏大地上长大,若不是流淌着华夏民族的血液,或许很难领悟到中国诗词的魅力,更别说是《诗三百》这种于国人而言亦有些晦涩的古籍了。中国的古代诗歌由《诗经》起源,近而进展成中华文化的标志之一;中华文化在华夏大地扎根,继而成长成参天大树,并在国人的施肥和风雨的洗礼中更加枝繁叶茂。

反映不同阶层的人文风俗是她的思想,所以她目光深邃;找寻民族认同感是她的价值,所以她名贵亲切。由于读懂了她,我才更为生为华人而骄傲庆幸,庆幸能和《诗经》相识,相知,相爱。

然而,这份骄傲中夹杂的苦涩却令人圆满。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很少有人情愿静下心来读一本书,即使有这样的人,能选择《诗经》的人也很少。

噫,“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我不是担忧《诗经》像其他典籍那样失散在社会的39;动荡和时间的长流中,究竟她已被我们妥当保存。可是我却可怕她像博物馆里的古册般,被“玻璃”格挡在我们的世界之外。佳人静立,是等待爱人,而非永久沉睡。她仍期盼在时间中与我们相遇,擦出思想的火花。

以现代的技术手段而言,保存古籍已非难事,但我们如何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