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会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docVIP

四会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会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憔悴(qiáocuì)纳罕(nàhǎn)愧怍(kuìzuò)

B.潺潺(chánchán)禁锢(jìngù)脚踝(jiǎohuái)

C.愧怍(kuìzuò)骸骨(háigǔ)拘束(jūshù)

D.踌躇(chóuchú)脸颊(liǎnjiá)匀称(yúnchè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惟妙惟肖锲而不舍惟独

B.精神抖擞郑重其事奢华

C.惟命是从锲而不舍惟独

D.惟妙惟肖精神抖擞奢华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B.学校开展的这次活动,对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刻的传统教育。

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他虽然学习好,但是从来不骄傲自满。

4.古诗文默写。(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6分)

①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②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③__________,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鹧鸪天》)

④__________,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2)根据语境,补写出下面的名句。(4分)

小明在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他的同桌祝贺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题。(共12分)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乙】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乐: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

(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

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7.【甲】【乙】两则论语分别阐述了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

(二)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8-12题。(共28分)

那树

(节选)

那是我的树。我不知它从哪里来,只记得它是小的时候,是我父亲栽种的。栽种它的地方,原来有一块石碑,后来被推倒了,石碑的碎片散落在树下,像落了一地的小字,风过时便沙沙作响。我常在那树下玩耍,听着那碎石的声响,便觉得那树也在说话。

它是一棵老树,有四条粗壮的主干,枝繁叶茂,浓密的绿叶在阳光下投下一片浓密的绿荫。树干上布满了皱纹,像是老人脸上的皱纹,又像是岁月的刻痕。树皮是深褐色的,有些地方已经剥落,露出里面浅褐色的木质。它的叶子是椭圆形的,边缘有锯齿,叶面上有一层细密的绒毛,摸上去滑滑的。

每当我经过那树,总会停下来,仰头看着它。它的枝叶像是一把巨大的绿伞,为我遮挡阳光。它的树干像是一位慈祥的老人,用它宽厚的肩膀为我遮风挡雨。它的叶子像是一双双温柔的手,轻轻抚摸着我的脸颊。

那树也见证了我的成长。我从小时候在这里玩耍,到长大后的离开,它一直都在那里。它见证了我父亲栽种它,也见证了我父亲的离去。它见证了我童年的快乐,也见证了我童年的忧伤。它是我童年的伙伴,也是我童年的守护者。

如今,我已长大,离开了故乡。但我时常会想起那棵树,想起它浓密的绿叶,想起它粗糙的树皮,想起它温柔的手。它是我的树,也是我的故乡。

8.文中多次写到“那树”在说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9.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分别说明其表达效果。(6分)

10.第10段中,“它是我童年的伙伴,也是我童年的守护者”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11.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那树”这一标题的理解。(6分)

12.你是否也有像“那树”一样,对你有着特殊意义的事物?请结合自己的经历,简要谈谈。(4分)

三、写作(共40分)

13.题目:那一次,我懂得了______

要求: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简要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1.B

2.C

3.B

4.(1)落红不是无情物,长风破浪会有时。莫道不销魂,人有悲欢离合。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阅读理解

(一)文言文

5.(1)愉快(2)快乐(3)生气、怨恨(4)新的、更新的

6.(1)学习并且时常温习它,不也是很快乐的吗?

(2)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7.【甲】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个人修养的道理。【乙】阐述了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

文档评论(0)

Yan06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