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湘教版六年级语文春季学期专项文言文阅读理解.docVIP

2022年湘教版六年级语文春季学期专项文言文阅读理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

2022年湘教版六年级语文春季学期专项文言文阅读理解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

1.阅读训练。

牛郎织女①

天河②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③劳役④,织成云锦⑤天衣⑥,容貌不暇整⑦。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⑧。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

涉秋⑨七日,鹊首无故皆髡⑩。相传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汉?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

——选自《月令广义》

(注释)

①牛郎织女:神话人物。

②天河:银河。

③机杆(zhù):织布的梭子。

④劳役:劳苦。

⑤云锦:织有云纹图案的丝织品。

⑥天衣:泛指仙神所着之衣。

⑦不暇(xiá)整:没时间修饰。眼,空闲。

⑧织衽(rèn):指织布之事。狂,衣襟,衣袖。

⑨涉秋:入秋。

⑩髡(kūn);制掉头发(使成秃头)。此指乌鹊头上羽毛脱落。

?是日:当日。

?河鼓:星名,即牵牛星。

?汉:天汉,即银河。

?役:使唤。

?梁:桥。

[1]根据义意,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容貌不暇整____________

(2)天帝怜其独处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第一段按句意划分有三个层次,你认为正确的划分的是(?)

A.第一层①②;第二层③④;第三层⑤

B.第一层①;第二层②③①;第三层⑤

C.第一层①②;第二层③;第三层④⑤

D.第一层①;第二层②;第三层③④⑤

[4]省略句子成分是文言文常见的现象。阅读下列句子,在空格处各填一个字(词),使句意更完整。

天帝怜其独处,许(________)嫁河西牵牛郎。

天帝怒,责令(________)归河东。

2.文言文阅读。

东施效颦

西施①病心而颦其里②,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③,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④;贫人见之,挈⑤妻子⑥而去之走⑦。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⑧。

——选自《庄子》

(注释)

①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

②顰(pín):皱眉。里:乡里。

③美之:意动用法,即“以之为美”,认为这样很美。

④坚:紧紧地。

⑤挈(qiè):带领。

⑥妻子:妻子和儿女。

⑦去:离开。走:跑。

⑧之所以美:为什么美。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美:?_______

(2)坚闭门而不出坚:??_______

(3)挈妻子而去之走?妻子:_______?走:_______

[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和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里之富人见之。

A.其里之丑人?B.见而美之?C.贫人见之?D.而不知顰之所以美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外阅读。?

燧人钻木取火

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遂木,屈盘万顷。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于其国,息此树下。有鸟类鹗(xiāo),啄树则灿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suì)人。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识:________??????至:________

息:________??????感:________

[2]“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suì)人。”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________。

[3]短文中的圣人从哪里受到肩发,发明了钻木取火?从文中用“???”出来。

[4]你能解释一下“钻木取火”的道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类从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中受到肩发,从而进行发明创造的事例数不胜数。试着举个例子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内阅读。

两小儿辩日(片段)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你能解释下面加点字在古文中的意思吗?

辩斗_____________去人近___________不能决____________

[2]“问其故”中“故”的意思是“原因”,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两小儿辩斗的原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ongge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