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docVIP

苏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辛弃疾《社日》)

(2)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4)__________,谁家玉笛暗飞声。(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2.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玷污(diàn)潜移默化(qián)鲜为人知(xiān)

B.潺潺(chán)骇人听闻(hài)郑重其事(zhèng)

C.拮据(jié)周而复始(zhōu)厉声呵斥(hē)

D.气氛(fēn)消磨(xiāo)拈轻怕重(niān)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受教育,提高了思想觉悟。

B.他的演讲内容丰富,语言生动,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是否做好本职工作,关键在于是否有责任心。

D.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4.仿写句子。(4分)

例句:书籍是进步的阶梯。

仿句:__________是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共15分)

阅读《论语》节选,完成5-8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每题1分,共4分)

(1)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通“悦”)

(2)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__(快乐)

(3)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_(生气)

(4)不亦君子乎?__________(有德行的人)

6.翻译下列句子。(每题2分,共4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7.这段话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3分)

8.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4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22题。

【甲】

《阿长与山海经》节选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所谓《山海经》,只觉得它似乎很有意思。……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声说道:“哥,过了十多天了,我给你买来了《山海经》!”我似乎遇着了宝,高兴得要跳起来,但终于只是狂喜地接了过来,将它迅速地藏了起来。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声说道:“哥,过了十多天了,我给你买来了《山海经》!”

9.文中“我”对《山海经》的态度是怎样的?(2分)

10.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分)

11.这段文字主要写了哪几件事?(4分)

【乙】

《老王》节选

他也许觉得这话说得太重,便又解释:“我不是这个意思……我不过是觉得他可怜。”……他也许觉得这话说得太重,便又解释:“我不是这个意思……我不过是觉得他可怜。”

……他也许觉得这话说得太重,便又解释:“我不是这个意思……我不过是觉得他可怜。”

12.从老王的语言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13.文中多次重复“他也许觉得这话说得太重,便又解释”这句话,有什么作用?(4分)

1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老王”这个人物的理解。(5分)

四、作文(共30分)

15.请以“______,让生活更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

简要答案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

1.(1)丰年留客足鸡豚(2)落红不是无情物(3)柳暗花明又一村(4)谁家玉笛暗飞声(5)濯清涟而不妖

2.B

3.B

4.例:知识是智慧的源泉

二、文言文阅读

5.(1)悦(2)乐(3)愠(4)君子

6.(1)学习并且时常温习它,不也是令人愉悦的吗?

(2)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7.体现了孔子对学习、友谊和人格修养的重视。

8.这段话主要讲述了孔子关于学习、友谊和人格修养的思想。

三、现代文阅读

9.“我”对《山海经》非常渴望,视若珍宝。

10.阿长是一个善良、朴实、关心孩子的人。

11.(1)阿长答应为“我”买《山海经》。

(2)阿长为“我”买来了《山海经》。

12.老王是一个老实、善良、知恩图报的人。

13.突出了老王善良、朴实、不愿给别人添麻烦的性格特点。

14.老王是一个生活艰难但善良、老实、知恩图报的人,尽管他社会地位低下,但他的品质值得人们尊敬和同情。

四、作文

(略)

文档评论(0)

Yan067-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