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生物监测培训课件.pptVIP

媒介生物监测培训课件.ppt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媒介生物监测培训课件

第一章

什么是媒介生物监测?媒介生物监测是指对能够传播疾病的生物体(如蚊子、蜱虫等)进行系统性观察与研究的过程。这一工作包括:监测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种群动态变化,包括数量、季节性分布和繁殖情况评估媒介生物密度、地理分布及其病原体携带情况,建立生态学数据库

媒介生物监测的重要性预警传染病暴发风险通过监测媒介密度和病原携带率,可提前发现传染病暴发的潜在风险,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例如,当发现蚊虫密度突然增加且携带登革热病毒时,可提前进行区域防控。指导媒介控制策略制定基于监测数据制定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如确定喷洒杀虫剂的最佳时机、地点和方法,提高防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影响。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为政府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制定公共卫生政策,降低疾病传播风险,特别是在疫区、自然灾害后和气候变化影响下的高风险地区。

主要媒介生物种类按蚊属(Anopheles)主要传播疟疾,具有特征性静息姿势(腹部与停靠表面呈30-45度角),尾端上翘。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活动高峰在夜间。库蚊属(Culex)传播乙型脑炎、丝虫病等,静息时身体与表面平行。广泛分布于城乡环境,尤其喜欢在污水中繁殖,夜间吸血活动频繁。伊蚊属(Aedes)传播登革热、寨卡病毒等,体表有黑白相间条纹。适应性强,在小型容器中繁殖,白天活跃,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蜱虫(硬蜱与软蜱)

各类媒介生物高清图示

第二章

采样方法概览1室内外诱捕法利用光源、二氧化碳、人工气味或动物气味作为诱饵,吸引并捕获媒介生物。如灯诱法适合夜间活动的蚊种,二氧化碳诱捕对多种吸血昆虫有效。2人工采集使用抓捕网、吸虫器等工具直接采集媒介生物。适用于特定环境中的快速调查,如草地拖网法采集蜱虫,或人诱法评估蚊虫叮咬率。3卵筒监测法放置特制容器收集蚊虫卵,尤其适用于伊蚊监测。通过计数卵数量评估种群密度,并可孵化鉴定种类。

诱捕器类型及使用1CDC轻型诱蚊灯利用光源和二氧化碳吸引蚊虫,风扇将蚊虫吸入收集袋。适用于大范围监测,特别是夜间活动的蚊种。使用时需注意:放置高度通常为1.5米距离地面水体或植被30-100米避免强光干扰2BG-Sentinel诱蚊器模拟人体气味和热量,专为捕获伊蚊设计。具有便携式、高效率特点,适合城市环境监测。使用要点:最佳放置位置为阴凉处诱饵需定期更换白天监测效果最佳3蜱虫拖网法利用白色法兰绒布在植被上拖拽,蜱虫附着于布上被采集。简单有效,是蜱虫监测的标准方法。操作注意事项:拖网面积应标准化(通常1m2)拖拽速度保持一致定期检查布面并收集蜱虫

采样时间与频率高峰活动时段选择黄昏(18:00-20:00)多数蚊种活动高峰,如伊蚊、库蚊开始吸血活动夜间(22:00-02:00)按蚊主要吸血时段,传播疟疾风险高黎明(04:00-06:00)第二个活动高峰,部分库蚊种类活跃白天(10:00-16:00)适合伊蚊监测,蜱虫在温暖天气活动增加季节性监测安排春季媒介初始活动期,每月1-2次夏季高发期,每周1-2次秋季活动减少,每月1-2次冬季低活动期,重点监测越冬场所

样本处理与保存标本分类与鉴定现场初步分类:按形态特征进行属级分类低温保存:将活体样本置于4°C冷藏或干冰中运输实验室精细分类:使用显微镜进行种级鉴定,必要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病原检测样本采集RNA样本:使用RNA保存液,避免RNase污染DNA样本:95%酒精保存或专用DNA保存液活体病原分离:特殊培养基保存,4°C运输标本标记:记录详细采集信息(时间、地点、环境条件)实验室安全与防护措施个人防护:实验服、手套、口罩必不可少操作台清洁:75%酒精擦拭,紫外灯消毒废弃物处理:高压灭菌或专业处理意外处理:针刺或污染应急预案样本处理的标准化流程对确保监测数据质量至关重要。应严格遵循生物安全规范,防止交叉污染和实验人员感染。

诱捕器布设现场示范1正确放置高度CDC诱蚊灯应悬挂在距地面1.5-1.8米处,BG-Sentinel诱蚊器则放置在地面上,确保气流不受阻挡。2位置选择避开强光源和强风区域,选择媒介生物可能栖息或通过的地点,如植被边缘、水体附近或人类活动区域。3操作细节确保电源稳定、诱饵新鲜、收集袋正确安装,并记录精确的GPS坐标以便长期监测数据比对。

第三章显微镜与实验室技术基础

显微镜基础知识显微镜类型复合显微镜放大倍数:40-1000x适用:病原体观察、细微结构鉴定特点:高分辨率,可观察细胞级别结构体视显微镜(解剖镜)放大倍数:5-50x适用:媒介生物分类、解剖特点:立体成像,操作空间大显微镜维护与保养使用前后清洁物镜和目镜(专用镜头纸)避免阳光直射光学部件使用完毕盖上防尘罩定期专业保养(每年至少一次)镜油使用后立即清除选择合适显微镜的原则:根据研究对象大小、需要观察的细节程度、实验室条件和预算综

文档评论(0)

scj11221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112234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