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施工现场树木保护方案
在工程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施工现场及周边现有树木进行科学保护是践行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树木保护需贯穿于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准备、主体施工及竣工验收的全过程,通过系统性技术措施与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减少施工活动对树木生长环境的扰动,确保树木的存活与健康。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树木保护的基础环节,必须进行全面细致的现场勘察与评估。组织专业的园林工程师、植物学家及技术人员组成勘察小组,对施工现场及周边半径50米范围内的所有树木进行逐株调查登记,建立详细的树木档案。档案内容应包括树种名称(含拉丁学名)、树龄、胸径(离地1.3米处测量)、树高、冠幅(东西向与南北向)、生长势(强、中、弱三级)、树木位置(精确至坐标)、根系分布范围(通过探根仪或人工探坑方式测定)、病虫害情况(记录病虫害种类、危害程度及部位)、特殊价值评估(如是否为古树名木、稀有濒危物种、乡土特色树种或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树木)。对于古树名木,需特别标注其保护级别、编号及相关主管部门的具体保护要求,并拍照存档,每个植株应从不同角度拍摄至少3张清晰照片(全株、树干、树冠特写)。
根据勘察结果,对树木进行健康状况评估与风险等级划分。采用国际通用的树木健康评估体系,从树冠完整性(枯枝比例)、叶片颜色与大小(是否存在黄化、卷曲、萎蔫)、树皮状况(是否有开裂、剥落、腐烂、虫蛀孔洞)、树干通直度与有无树洞、根系显露与损伤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打分。结合施工方案,分析各施工工序(如场地平整、基坑开挖、地下管线铺设、大型机械作业、材料堆放等)对树木可能产生的影响,预测影响程度(严重影响、中度影响、轻微影响、无影响),据此划定保护等级。一级保护为古树名木、稀有濒危树种及胸径≥30cm的高大乔木;二级保护为胸径1030cm的乔木及具有重要景观价值的灌木;三级保护为胸径10cm的幼树及一般灌木。
基于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树木保护专项方案。方案应明确保护范围的划定标准:一级保护树木的保护范围不小于树冠投影外5米,若有条件应扩展至根系分布范围(通常为胸径的58倍半径);二级保护树木不小于树冠投影外3米;三级保护树木不小于树冠投影外1.5米。保护范围内严禁设置材料堆场、搅拌站、临时宿舍、食堂等临时设施,禁止停放大型机械设备,禁止随意开挖、碾压、堆土或倾倒废弃物。对于必须穿越保护范围的施工便道或管线,需采用非开挖技术(如顶管、定向钻)或设置保护性套管,并对地面采取硬化保护措施(铺设20cm厚C20混凝土+钢筋网片),防止土壤压实。
为保护树木根系,需重点控制土壤压实度。在保护范围内,土壤压实度不得超过85%(采用环刀法检测)。若施工车辆必须通行,应铺设可拆卸的钢板通道(厚度≥20mm)或搭设架空栈桥,钢板下方垫设50cm厚的级配砂石缓冲层,避免直接压迫根系。对于基坑开挖区域附近的树木,需计算树根与基坑边缘的安全距离,当距离不足时,应设置根系保护沟。保护沟采用人工开挖,深度1.52米,宽度0.81米,沟内填充级配砂石与无纺布,形成过滤层,防止水土流失和基坑降水对树木根系水分的过度抽取。同时,在保护沟外侧设置轻型井点降水系统,将地下水位控制在根系分布层以下50cm,避免根系长时间浸泡。
树干与枝叶的保护措施需贯穿施工全过程。对于一级、二级保护树木,在施工前采用草绳(直径≥1cm)或麻布片(厚度≥5mm)对树干进行全包裹,高度至第一主枝分叉处,包裹时需保持适度松紧,避免影响树干呼吸。包裹完成后,在树干基部堆筑30cm高的圆形土堰,防止雨水冲刷和机械碰撞。对于树冠伸展至施工区域的枝条,若影响施工操作,可进行适当修剪,但修剪量不得超过总枝叶量的15%。修剪应由持证园林修剪工操作,采用疏剪法,剪口应平滑,直径≥5cm的剪口需涂抹伤口愈合剂(含生根粉与防腐剂)。严禁短截主枝或过度修剪,对于古树名木的修剪,必须报请林业和园林主管部门审批后实施。
施工期间的树木养护管理至关重要。安排专人负责树木的日常巡查与养护,每日记录树木生长状况(叶片状态、有无新梢萌发、土壤湿度等)。根据天气情况进行合理灌溉,夏季高温时每日早晚各浇水一次,每次浇水量以土壤湿润深度达60cm为宜,可采用滴灌或渗灌方式,避免大水漫灌导致烂根。冬季则减少浇水,保持土壤微干。在保护范围内,每月松土12次,松土深度510cm,以改善土壤透气性。若发现土壤肥力下降,可在保护范围边缘(树冠投影外20cm)开挖环形沟,施入腐熟的有机肥(如羊粪、堆肥),施用量为每厘米胸径10kg,施肥后及时覆土浇水。
病虫害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每周对树木进行病虫害巡查,重点检查叶片背面、枝条分叉处、树皮裂缝等部位,发现蚜虫、红蜘蛛、天牛等害虫或叶斑病、炭疽病等病害时,及时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释放瓢虫防治蚜虫、利用性诱剂诱杀天牛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