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40
B16
DB31
上海市地方标准
DB31/T1225—2020
悬铃木白粉病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controllingpowderymildewofplatanus
2020-05-11发布2020-07-01实施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j
发
布
I
DB31/T1225—2020
目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及定义 1
4监测 2
4.1时间 2
4.2方法 2
5防治 2
5.1防治策略 2
5.2防治阈值 2
5.3防治措施 2
6防治效果评估 4
7档案管理 4
7.1档案内容 4
7.2档案保管 4
附录A(资料性附录)悬铃木白粉病病原特征及侵染循环 5
附录B(资料性附录)悬铃木白粉病调查表 6
附录C(规范性附录)悬铃木白粉病病情统计计算方法 7
附录D(资料性附录)悬铃木白粉病药剂防治记录表 8
附录E(资料性附录)悬铃木白粉病发病程度划分标准 9
DB31/T1225—2020
Ⅲ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上海市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上海市普陀区社区绿化管理所、上海市黄浦区绿化管理所、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玮珍、严巍、涂广平、朱春刚、章一巧、杨瑞卿、周玲琴、顾萍、高磊、朱瑾、陈东旭、王凤、周剑迅、刘莹、龚宁、孔里微、孙荣华、薛军。
DB31/T1225—2020
1
悬铃木白粉病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上海地区悬铃木白粉病的监测、防治、效果评价及档案管理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上海地区悬铃木白粉病的监测和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CJ/T340绿化种植土壤
DG/TJ08-18园林绿化植物栽植技术规程
DG/TJ08-35绿化植物保护技术规程
DG/TJ08-53行道树栽植技术规程
3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悬铃木白粉病powderymildewofplatanus
由悬铃木白粉病菌[Erysipheplatani(Howe)U.BraunS.Takam]侵染悬铃木叶片所引起的一种侵染性真菌病害。
注:白粉病相关概念参见附录A。悬铃木白粉病病原菌形态参见图A.1。
3.2
株发病率incidencerateofplant
发病株数占总调查株数的百分比。
3.3
叶发病率incidencerateofleave
发病叶片数占总调查叶片数的百分比。
3.4
病情指数diseaseindex
悬铃木受白粉病为害的严重程度,用以表示病害发生平均水平的一个指标数值(病情指数计算公式见C.2)。悬铃木白粉病病情分级标准以病叶上病斑菌丝层覆盖叶片面积占叶片总面积的比率表示(白粉病发病症状参见图A.2,白粉病病斑分级标准见表C.3)。
3.5
防治阈值controlthreshold
能阻止悬铃木白粉病再爆发的前提下所允许的白粉病菌密度。
2
DB31/T1225—2020
4监测
4.1时间
4.1.1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监测,应在4月中旬~5月下旬进行。
4.1.2第一次发病高峰期监测,应在6月上旬~7月上旬进行。
4.1.3第二次发病高峰期监测,应在8月下旬~9月下旬进行。
4.2方法
采用人工调查法,监测时段内每10天调查一次,在一条道路或一个调查区域内随机抽取不少于10棵悬铃木,每棵树随机抽取不少于2个枝条,检查枝条上每个叶片,调查悬铃木白粉病发生情况,将调查结果填入悬铃木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T_ZZB 3401-2023 汽车传动轴橡胶防尘罩.docx
- T_JSAE 1-2024 基于DNA 条形码的寄生蜂鉴定方法.docx
- T_CWIAS 0001.1-2022 集装箱超偏载检测仪 第1部分:平台式.docx
- T_CSPSTC 98-2022 城市深层地下空间岩质洞室群非爆破开挖施工指南.docx
- T_CMISHA 2004-2023 危险化学品储存装置.docx
- T_CI 201-2023 全息数据存储系统.docx
- JJF(皖) 156-2023 电子叉车秤校准规范.docx
- JJF(蒙) 061-2023 因瓦条码水准标尺检定规程.docx
- JJF(鲁) 196-2024 医用牵引仪校准规范.docx
- DG_TJ 08-19-2023 园林绿化养护标准.docx
- DB31∕T 1210-2020 非居住物业管理服务规范.docx
- DB15∕T 1501-2018 地理标志产品 清水河小香米.docx
- DB14_T 2619-2022 云杉花墨天牛监测技术规程.docx
- DB12T 307-2006 事业单位类型代码.docx
- DB12T 246-2012 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组和充电器通用技术条件.docx
- DB12∕T 864-2019 水产微生态制剂EM菌使用技术规范.docx
- DB11T 969-2013 城市雨水系统规划设计暴雨径流计算标准.docx
- DB11T 772-2010 梨贮藏保鲜技术规程.docx
- DB11_T 1896-2021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