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清代中期四大诗说王士禛与“神韵说”沈德潜与“格调说”翁方纲与“肌理说”袁枚与“性灵说”中国古代文学彭静静
一、王士禛与“神韵说”王士禛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康熙时期最著名的诗人和诗论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成为“南朱北王”。
王士禛注重诗歌的艺术方面,倡导“神韵”,要求诗歌创作超脱空灵、意味无穷的艺术境界,从各个不同方面阐述和总结了中国古代的艺术审美传统。诗论著作《渔阳诗话》、《带经堂诗话》,其他的散见于笔记杂著和文集之中,如《池北偶谈》、《香祖笔记》、《古夫于亭杂录》、《居易录》、《分甘余话》、《渔洋山人精华录》等等,还有诗歌选本《唐贤三昧集》、《渔洋山人诗集》、《唐诗神韵集》。12思想及创作
清人翁方纲曾言;“诗人以神韵为心得之秘,此义非自渔洋始言也,是乃自古诗家要妙处,古人不言而渔洋始明著之也。”最早见于南朝刘宋时期《宋书?王敬弘传》:“神韵冲简,识宇标峻”。南朝谢赫《古画品录》:“神韵气力,不逮前贤;精微谨细,有过往哲。”神韵气力即指气韵生动。气,生气,人的生命活力;韵,韵味,含蓄蕴藉之余味。发展:二、神韵说
01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至于鬼神人物,有生动之可状,须神韵而后全。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笔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02北宋范温《潜溪诗眼》:“有余意之谓韵”,“于简易闲淡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03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以及“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和“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明胡应麟《诗薮》用“神韵”评诗有20余处,如称“盛唐气象混成,神韵轩举”等。01“神韵”:一是指作品中的意象或意象群体逼真传神,气韵生动;二是特指在作品具体描绘的形象之外,更蕴含着一种深邃隽永、绵缈无穷的意味。03明陆时雍《诗镜总论》:“五言古非神韵绵绵,定当捉衿露肘”2、神韵
01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02庄子:“天籁”,“天乐”。03文外之旨,言外之意,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等。04“《新唐书》如近日许道宁辈画山水,是真画也。《史记》如郭忠恕画天外数峰,略有笔墨,然而使人见而心服者,在笔墨之外也。”《香祖笔记》
《秋柳四章》其一
严羽“兴趣”说:“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12《渔阳诗话》:“萧子显云:‘登高极目,临水送归,蚤雁初莺,花开叶落,有来斯应,每不能已。须其自来,不以力构。’王世源序孟浩然诗云:‘每有制作,伫兴而就。’余平生服膺此言,故未尝为人强作,亦不耐为和韵诗也。”3刘勰:“秉心养术,无务苦虑,含章司契,不必劳情”(2)创作过程中的“兴会神到”。
“大抵古人诗画,只取兴会神到,若刻舟缘木求之,失其旨矣。”01“古人诗祗取兴会超妙,不似后人章句,但作记里鼓也。”02孟浩然《下赣石》:“暝帆何处泊?遥指落星湾。”03江淹《登香炉峰》;“日落长沙渚,层阴万里生。”04《江上望青山忆旧》05扬子秋残暮雨时,笛声雁影共迷离。06重来三月青山道,一片风帆万柳丝。07
《真州绝句》
沈德潜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著名诗人、诗歌批评家。江南常州(今江苏苏州)人。著有《沈归愚诗文全集》,其诗学理论批评主要见于诗话《说诗晬语》以及《古诗源》、《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清诗别裁集》等,深受乾隆皇帝赏识。沈德潜是叶燮的学生,在强调“诗教”、提倡“温柔敦厚”方面是一致的,有明显的维护封建正统的色彩。沈德潜主张有益“诗教”、有补于世道人心的“中正平和”之作,故而归之于有法可循、以“唐音”为准的格调,但反对模拟因袭。他的0102二、沈德潜与“格调说”
宋姜夔《白石道人说诗》:“意格欲高”、“句调欲清、欲古、欲和。”01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诗之法有五:曰体制,曰格力,曰气象,曰兴趣,曰音节。”02明人论诗多标举“格调”。如李东阳《怀麓堂诗话》云“眼主格,耳主声。”03李梦阳《驳何氏论文书》云:“高古者格,宛亮者调。”并以“格古”、“调逸”视为诗之“七难”之二难,即两种基本要素。04
王世贞《艺苑卮言》:“才生思﹐思生调﹐调生格﹔思即才之用﹐调即思之境﹐格即调之界。”沈德潜认为“忠孝”和“温柔敦厚”是格调的最终依据,强调封建伦理道德规范对格调的重要性。强调“学古”和“论法”,对诗歌的体格声调做出严格的规定,就是为了保证诗歌内容体现“温柔敦厚”的宗旨,符合封建伦理道德的规范。这是他倡导格调说的实质。只要诗歌内容符合“忠孝”和“温柔敦厚”的原则,它的格调就是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线性代数(第5版)吉尔伯特习题答案解析.pdf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课件-21.2-解一元二次方程(1)-(共21张PPT).ppt VIP
- 语言学概论教学课件-第五章 语法.ppt VIP
-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规划方案.docx VIP
- 《数字化碳管理平台 通用技术要求》.pdf VIP
- (最新)融资担保公司招聘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DLT2246-2021 电化学储能电站并网运行与控制技术规范 1_9部分.pdf VIP
- 混凝土拌合站.pptx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集体备课教学设计.docx
- GB+16423-2020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