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docVIP

桐城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桐城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_________。(《诗经·关雎》)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5)_________,谁家玉笛暗飞声。(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潦草(liáo)沮丧(jǔ)骤然(zhòu)纨绔(kuà)

B.楔子(xiē)颔首(hàn)踌躇(chú)滑稽(jī)

C.翘首(qiào)禁锢(gù)潺潺(chán)澎湃(pài)

D.鸟栖(qī)纨绔(kuàng)踌躇(chú)脉搏(mài)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B.他的演讲精彩极了,赢得了在场的所有人的热烈掌声。

C.是否注重锻炼身体,是关系到一个人的健康问题。

D.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4.仿写句子。(6分)

例句:如果生命是水,那么挫折就是河床,只有历经磨砺,才能展现生命的力量。

仿句:如果生命是_______,那么_______就是_______,只有_______,才能_______。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桃花源记》(节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仿佛若有光:_________

(2)豁然开朗: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桃花源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分)

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那树》

余光中

那树在街角,已经站了许多年了。它是一株老树,枝干粗壮,树冠巨大,像一顶撑开的绿绒伞,给行人遮风挡雨。树皮皲裂,像老人的皱纹,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树根深深地扎进泥土里,无论风吹雨打,它都屹立不倒。树叶绿得发亮,仿佛每一片都充满了生机。春天,它开花结果,吸引了许多蜜蜂和蝴蝶;夏天,它为人们带来清凉;秋天,它的叶子变得金黄,像一片片小扇子;冬天,它虽然失去了叶子,但依然挺拔,像一位不屈的战士。

然而,城市发展了,道路拓宽了,那棵老树却成了障碍。人们决定砍掉它。树上的鸟儿惊恐地飞走了,树下的孩子们哭泣着告别。但大人总是说:“为了大家好,必须砍掉它。”

树被砍倒了。它的最后一滴血,像一颗泪珠,滴落在地上。人们走开了,只留下那树桩,像一座墓碑,诉说着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1.文章主要描写了_________。(2分)

2.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的赞美之情。(4分)

3.“那树”在文中象征着什么?(6分)

象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一段写道:“它的最后一滴血,像一颗泪珠,滴落在地上。”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8分)

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40分)

题目:那一次,我懂得了_________

要求: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简要答案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

1.(1)君子好逑(2)天涯若比邻(3)沉舟侧畔千帆过(4)柳暗花明又一村(5)谁家玉笛暗飞声

2.B

3.B

4.如果生命是火焰,那么困难就是燃料,只有历经燃烧,才能发出耀眼的光芒。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1.(1)好像(2)开阔明亮

2.再往里走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阔明亮了。

3.桃花源是一个和平、宁静、美丽的地方,那里的人们安居乐业,生活幸福。

(二)课外阅读

1.一棵老树

2.比喻,对老树的赞美

3.“那树”象征着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不屈不挠的生命力。

4.作者对老树的喜爱和赞美,以及对老树被砍伐的痛惜和无奈。

三、作文

文档评论(0)

莫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