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04T 038-2000 芦笋病虫害防治.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B05DB

邯郸市地方标准

DB1304/T038-2000

芦笋病虫害防治

2000-10—25发布2000-10—25实施

邯郸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04/T038—2000

前言

本标准由邯郸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临漳县技术监督局、临漳县农业局、临漳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城联合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凤岐王志国梁玉峰闫新堂高秋贤

1

邯郸市地方标准

芦笋病虫害防治

DB1304/T038-2000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芦笋生产的病害防治和虫害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芦笋病虫害防治。

2病害防治

2.1茎枯病

2.1.1症状:该病主要发生在茎及侧枝上,初期在茎的中下部形成水渍状椭圆形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展成棱形,病斑表面密生小粒点,最后病斑绕茎1周。

2.1.2防治:用50%托布津(800~1000)倍,芦笋清200倍涂茎。2.2枯萎病

2.2.1症状:发病初期基部黄褐色,植株从下而上逐渐发黄,最后

呈桔白色枯死,病株明显矮化,严重扭曲。

2.2.2防治:用50%代森铵400倍液对育苗畦消毒(0.5kg/m2);

代森铵1000倍喷洒或浸苗(2~3)分钟。

2.3炭疽病

2.3.1症状:主要发病部位在茎侧枝和拟叶柄等。主茎先从茎部产生椭圆形病斑,褐色至黑褐色,略凹陷,后期病斑表面形成许多

邯郸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10-25批准2000-10-25实施

2

DB1304/T038—2000

小黑点,侧枝及叶片发病易脱落,严重时枯死。

2.3.2防治: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倍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或40%灭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喷雾,15天喷一次,连喷(2~3)次。

2.4菌核病

2.4.1症状:多在近地面的幼茎处发病。发病初期,病斑处褪色,后变为褐色,继而长出黑色鼠类状菌核。

2.4.2防治:用80%敌菌丹(500~600)倍或70%甲茎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每(7~10)天1

次,连喷(2~3)次。2.5根腐病

2.5.1症状:此病明显症状是根部腐烂,仅留下周围和布满菌丝的表皮;地上部发育受阻,株型矮小,茎叶发黄,最后枯死。

25.2防治:在幼苗定植时,用苯菌灵或苯菌丹(400~500)倍液浸根15分钟。

3虫害防治

3.1斜纹夜蛾防治:用90%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雾。3.2蓟马防治: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洒。

临漳县技术监督局临漳县农业局

关于《芦笋病虫害防治》编制情况的说明

一、标准产生的简单过程

芦笋,学名石刁柏,又名龙须菜,属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芦笋嫩茎是一种低热量、高营养名贵蔬菜,风味鲜美、芳香可口,富含蛋白质、脂肪、多种矿物质、糖类和多种维生素,此外还含有医药保健效能的特殊营养成分,如天门冬酰胺、多种甾体皂甙物质芦丁、甘露聚糖等,对癌症、心脏病、高血压、食欲不振、疲劳症、水肿、膀胱炎等多种疾病有一定疗效。

芦笋生产、加工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易使用机械化。在劳力短缺、昂贵的发达国家这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劳动力价格低廉发展芦笋生产有着广阔的前景。就市场而言,芦笋已成为日本、美国、南韩、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蔬菜,每年需从我国大量进口。国内市场预计不久的将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将成为争相购买的热点蔬菜,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我县从九七年开始引进芦笋种植,现在已发展到近350公顷,通过种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着由于种植技术不统一、不规范,

以致于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不太明显的问题,这对于在更大范围内推广这一种植项目产生了影响。为了加快芦笋生产的发展,使之成为我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之一,我们在引进技术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

地实际,在编写《芦笋生产技术规程》的同时,编写了《芦笋病虫害防治》,作为芦笋病虫害防治的依据。

二、标准内容和技术指标确定的依据

本标准共分范围、病害防治和虫害防治等三部分。标准编写的格式与国家标准协调一致。

本标准的技术指标包括:用药量、用药时间和用药次数等。这些指标的确定均参照有关技术资料和实践经验进行的。

三、标准贯彻的措施

本标准实施前,成立宣贯小组,然后对种植户进行培训贯彻,并将标准文本送到种植户手中。同时,对在标准实施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提供及时服务。

四、经济效果预测

本标准与其他标准,如《芦笋生产技术规程》配套使用进行芦笋生产管理,芦笋定植第(

文档评论(0)

与您共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我的文档主要集中的行业是石油化工和安全生产,从事石油化工行业并且取得了中级注册安全工程资格。精通炼油工艺方面的工艺、安全、设备。希望通过平台共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