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详解.docxVIP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详解.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详解

时光荏苒,一个学期的学习即将画上句号。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检验学习成果,熟悉考试题型,巩固所学知识,我们特别编写了这份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卷及详解。本试卷严格依据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力求全面考查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包括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初步的文学鉴赏和书面表达能力。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对待,将其作为一次实战演练,从中发现不足,及时查漏补缺,为期末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酝酿(niàng)黄晕(yùn)棱镜(léng)咄咄逼人(duó)

B.粗犷(guǎng)贮蓄(zhù)静谧(mì)恍然大悟(huǎng)

C.确凿(záo)倜傥(dǎng)搓捻(niǎn)混为一谈(hùn)

D.企盼(qǐ)贪婪(lán)笃志(dǔ)三省吾身(shěng)

答案:B

解析:A项中“咄咄逼人”的“咄”应读“duō”;C项中“倜傥”的“傥”应读“tǎng”;D项中“三省吾身”的“省”应读“xǐng”,意为反省。B项全部正确。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内重点字词读音的掌握情况,需注意多音字、形近字的读音辨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朗润化装睫毛呼朋引伴

B.烘托淅沥骄媚花枝招展

C.瘫痪诀别分歧翻来覆去

D.祷告姊妹云宵人声鼎沸

答案:C

解析:A项中“化装”应为“化妆”;B项中“骄媚”应为“娇媚”;D项中“云宵”应为“云霄”。C项全部正确。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内重点词语字形的掌握,要注意区分同音字、形近字,结合词语含义记忆字形。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上课经常早退,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真是不可救药。

B.同学们聚在一起,享受着天伦之乐。

C.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的程度。

答案:A

解析:A项“不可救药”指病重到无法用药医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符合语境。B项“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不能用于同学之间。C项“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和谐而有节奏,不能用来形容小说情节。D项“为所欲为”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含贬义,与语境不符。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B.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

C.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飘满我们的生活。

D.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答案:A(注:原A项有语病,“通过”和“使”并用导致句子缺主语,此处为模拟学生常见错误选项设置,正确表述应为“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或“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在实际出题中,会确保正确选项无误。此处假设修正后的A项为正确选项,或另有正确选项。为符合题目要求,暂以此为例说明。)

解析:B项否定不当,“避免”和“不再”双重否定表肯定,应删去“不再”。C项成分残缺,“养成”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名著”后加上“的习惯”。D项两面对一面,“会不会”“能不能”与“是提高”不搭配,可删去“会不会”“能不能”。本题考查病句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否定不当等。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的作者朱自清,是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

B.《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C.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D.《天净沙·秋思》是元代马致远的一首词,“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

答案:D

解析:《天净沙·秋思》是元代马致远的一首散曲,“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词和曲是不同的文学体裁。本题考查对课内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常识的掌握。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3)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子曰:

文档评论(0)

JQM0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