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高教版拓展模块5《把栏杆拍遍》课件(41张PPT).pptxVIP

中职语文高教版拓展模块5《把栏杆拍遍》课件(41张PPT).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阅读课》把栏杆拍遍

文体知识散文:“形散”体现在:1.时间跨度大。2.空间转换广。3.事件牵涉多。4.表达方式活。“神不散”就指的是文章始终紧紧围绕一个中心,贯穿一条红线,做到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形散神不散

文体知识表达方式1.叙述:顺序、倒叙、插叙、补叙2.描写: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环境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3.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4.议论5.说明表现手法:象征、铺垫、烘托、对比、反衬结构手法:线索、过度、照应、详略修辞手法:1、描述类:比喻、拟人、夸张2、结构类:对偶、排比、反复3、语气类:反问、设问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理解梁衡关于辛弃疾其人其词“唯一性”、“独特性”的解读。2.引导学生掌握人物评传一般的阅读方法。

辛弃疾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辛弃疾出生在“靖康之难”后十三年,幼年随祖父辛赞在谯县读书,二十二岁时曾在济南聚众二千人奋起抗金,后率部渡江归宋,以图实现收复中原的理想。但南宋统治者对辛弃疾心怀疑忌,虽然他屡次上书进献谋略,但均得不到采纳,只让他做江阴通判、建康府通判之类的小官。乾道八年后,先后出知滁州、绍兴、镇江等地,还曾出任过福建提点刑狱、安抚使、浙东安抚使,但辛弃疾光复旧山河的理想一直得不到实现,在开禧三年(1207)九月抑郁而终。

辛弃疾简介在报国无门、收复失地无望的情况下,辛弃疾将全部精力投注到词的创作中,在词作中表达自己恢复中原的理想抱负,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空怀壮志却难以实现的郁闷之情。其词纵横谨严,以豪放悲壮为主,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稼轩体”,成为最杰出的南宋词人。现存词六百二十九首,有《稼轩词》传世。辛弃疾在文学上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二安”。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1.上片写了哪些景物?运用了什么手法?这些景物出发了诗人怎样的思绪?写了楚天、江水、远山、落日、断鸿等景物,描绘了一副辽远阔大的清秋江景。借景抒情,传达出词人的凄苦之情。2.除了写景,词人还写到了自己的行为,找到富有表现力的动词,看看都表达了什么情感。(1)看、拍、登(2)“吴钩”本是战场上杀敌的锐利武器,但现在却闲置身旁,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烘托出来了。以物比人,这怎能不引起辛弃疾的感慨呢???“栏杆拍遍”是表示胸中那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的意思,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显现在读者面前。??“无人会、登临意”感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己。他太希望有人来帮助他解除心头的郁结,然而又有谁能来给与他慰藉呢?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4.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张翰——乐于归隐??许汜——谋取私利刘备——雄才大略??桓温——叹时光流逝5.词人对这些人和各持什么态度?既不愿学为吃鲈鱼脍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愿学求田问舍的许汜。而赞赏刘备的抱负才气,表明自己志在为国为民。6.作者写这些人物以及有关的事有什么用意吗?(1)用“尽西风,季鹰归未?”这里,辛弃疾是借张翰来自比,不过却是反用其意。既表明自己很难忘怀时事、弃官还乡,还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并抒发了对金人、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表达了对那些置国家危亡于脑后的、只贪恋功名利禄的小人的鄙视;刘郎在这里泛指有大志的人,表达了对英雄的追慕,折射出了辛弃疾的雄心壮志。(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中流年,即年光如流;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指辛弃疾对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的忧惧。

作为“武人”,他不能血洒大漠、马革裹尸;作为“政人”,他虽满腹经略,却招谤被弃,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于是他只能把满腔的悲愤之情倾泻于笔端,成为“词人”。

预习检查1.给加线字注音蹂躏()耿京()肘腋()押解()麾下()的卢()炽热()整饬()杖屦()淬火()遒

文档评论(0)

原创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电子图像处理技能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0日上传了电子图像处理技能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