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磁性氧化石墨烯负载砂子对水中As(V)的动态吸附性能及机制探究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砷(As)作为一种在自然界广泛分布的非金属元素,常见于各类岩石、土壤以及水体之中。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含砷矿石的开采、冶炼,化工、农药等行业的生产活动,使得大量砷化合物被排放到环境中,导致水体砷污染问题日益严峻。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球多达2.2亿人可能面临饮用砷污染地下水的风险,诸多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墨西哥、孟加拉、越南等,都存在较为严重的地下水砷污染情况。2024年,重庆耀辉环保有限公司因将未经处理的废水通过雨水管网排入外部环境,致使琼江潼南区、铜梁区41公里河段砷污染,1个村级和4个镇级自来水厂取水中断,应急处置阶段直接经济损失达985.43万元,被定性为“较大突发环境事件”,这一事件凸显了砷污染对水环境的巨大破坏以及对居民生活的严重影响。
砷对人体健康具有极大危害,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归为一类致癌物,且列入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第一批)。人体长期暴露于砷环境,会危害皮肤、呼吸、消化、泌尿、心血管、神经、造血等系统。急性砷中毒主要损害胃肠道系统、呼吸系统、皮肤和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疲乏无力、呕吐、皮肤发黄、腹痛、头痛及神经痛,严重时可导致昏迷,甚至因神经异常、呼吸困难、心脏衰竭而死亡;慢性砷中毒则主要反映在皮肤、头发、指(趾)甲和神经系统方面,如皮肤干燥、粗糙、头发脆而易脱落,掌及趾部分皮肤增厚、角质化,神经系统方面表现为多发性神经炎,感觉迟钝、四肢端麻木、行动困难、运动失调等,对于儿童,还可能损害智力和生长发育。
在水体中,砷主要以三价砷(As(III))和五价砷(As(V))的形态存在,其中As(V)在有氧条件下更为稳定,是地表水中砷的主要存在形式。有效去除水中的As(V)对于保障饮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健康至关重要。传统的除砷方法如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等虽有一定效果,但存在成本高、易产生二次污染、处理效率低等弊端。例如化学沉淀法会产生大量含砷污泥,若处理不当会造成二次污染;离子交换法树脂成本较高,且再生过程复杂;膜分离法存在膜污染、能耗大等问题。
吸附法因具有高效、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等优势,在水处理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吸附剂的性能直接影响吸附效果,开发高效、低成本、易分离的吸附剂成为研究热点。磁性氧化石墨烯负载砂子吸附剂应运而生,它结合了磁性材料、氧化石墨烯和砂子的优点。磁性材料赋予吸附剂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快速分离的特性,可解决传统吸附剂分离困难的问题,降低分离成本和能耗;氧化石墨烯具有独特的二维单原子层结构,比表面积大,表面富含大量含氧基团,如羟基、羧基、环氧基等,能通过静电吸引、离子交换、表面络合等多种作用对As(V)产生较强吸附能力;砂子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作为载体可提高吸附剂的机械强度,降低整体成本。
研究磁性氧化石墨烯负载砂子对水中As(V)的动态吸附性能,能够深入了解该吸附剂在实际水体处理中的行为和效果,为其在工程应用中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对于解决水体砷污染问题、保障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有望推动吸附法在含砷废水处理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水中As(V)去除方法的研究领域,众多学者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一系列丰富的成果。化学沉淀法作为一种传统的除砷方法,是向含砷废水中添加钙盐、铁盐、铝盐等沉淀剂,使其与As(V)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砷酸盐沉淀。有研究表明,向含砷废水中投加石灰,在pH值为11-12的条件下,可使废水中的砷含量降至10mg/L以下,但该方法产生的大量含砷污泥需后续处理,存在二次污染风险;铁盐沉淀法中,三氯化铁对As(V)的去除效果较好,在适宜条件下,能将As(V)浓度从较高水平降至较低浓度,但也会产生较多污泥,且处理后废水的pH值较低,需进一步调节。
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与As(V)发生离子交换反应,实现砷的去除。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As(V)有较好的交换能力,能有效去除水中的As(V),然而树脂成本较高,再生过程复杂,且再生废液的处理也较为困难,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膜分离法如反渗透、纳滤等,通过膜的截留作用将As(V)从水中分离出来,反渗透膜对As(V)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能有效去除水中的砷,但存在膜污染严重、能耗大、运行成本高等问题。
吸附法因具有高效、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等优势,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各种吸附剂不断涌现,如活性炭、金属氧化物、黏土矿物等。活性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孔隙结构,对As(V)有一定的吸附能力,但吸附选择性较差;金属氧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非线性时滞反应 - 扩散方程向后欧拉方法稳定性的深度剖析与实践验证.docx
- 江淮流域梅雨期降水与环流形势数值模拟及高原地表热力异常影响探究.docx
- 从“思科诉华为案”看美国创新市场专利侵权与反垄断的博弈逻辑.docx
- 从根源到机制:农村群体性事件防范中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docx
- 基于人类视觉系统的DCT域图像水印算法:原理、优化与应用.docx
- 基于半离差方法的文化传媒行业风险度量研究:理论、应用与展望.docx
- 艺术画廊4 - 染色及联合看守问题的深度剖析与应用研究.docx
- 时间序列与生物测量中的收缩估计及图模型深度应用研究.docx
- 高糖环境下肾小球系膜细胞氧化应激与MnSOD的关联性及作用机制探究.docx
- HLA-G5在肾移植领域的深度剖析:基础机制与临床应用探索.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