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看图片、读材料,回答原始农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传说上古的时候,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成为农业的始祖。材料二:神农氏尝百草“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礼记·礼运》材料一:原始生活采集经济起源:种植经济采集狩猎耕作种植

南方(云南米线)北方(兰州拉面)思考:为什么出现不同的饮食习惯?南稻北粟的生产格局。

五谷:黍稷粟麦豆麻稻通常指稻、黍、稷、麦、菽(不同说法)

农业的起源③家畜饲养业的发展陶猪(出土于上海崧泽文化遗址,距今约6000年)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猪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刻画猪纹黑陶钵灰陶猪首形匜(马家浜——崧泽文化遗址出土,约为公元前4000—前2685年)【思考】“五谷”与“六畜”?

农业的起源【小结】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商朝甲骨文中的“十二生肖”【思考】十二生肖,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关系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2.从耒耜到曲辕犁半坡遗址出土的磨制石斧半坡遗址出土的石磨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从耒耜到曲辕犁春秋时期的铁锄(1953年于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铁犁头(1951年于河南辉县出土)铁镰刀(1959年于浙江绍兴出土)战国时期的铁农具战国时期铁锄(湖南长沙出土)

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精耕细作: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从耒耜到曲辕犁东汉·牛耕图画像石(甘肃嘉峪关市出土)曲辕犁使用示意图

理解精耕细作概念后,结合教材本单元导言部分请回答:你认为哪些因素能影响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形成?

半坡遗址出土的磨制石斧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铁犁头、铁镰刀青铜农具犁壁请你说出以下分别是什么时期的农具?

灌溉工具的改进

筒车

3.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大禹治水的传说禹治水(山东嘉祥武氏祠的画像石)舜……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于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禹乃……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史记·夏本纪》123456

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③治理黄河汉代起历代政府治河(王景)度地势,凿山阜,破砥碛,直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溃漏之患。——《后汉书·王景传》明代潘季驯《河防一览图卷》局部《河防一览图卷》,明代潘季驯著,14卷。该书阐述了黄河演变的历史,总结了这一时期的治黄实践经验和主张,是16世纪后期我国治理黄河的代表著作之一。潘季驯(1521—1595),字时良,号印川,浙江乌程(今湖州)人。自嘉靖末年到万历间,四任总理河道,先后达27年。他筑堤防溢,建坝减水,以堤束水,以水攻沙,河行旧道,借黄通运,治黄很有成效。潘季驯著有《河防一览》等书,系统地总结、阐述了治理黄河的经验和主张。公元69年汉明帝任用王景治理黄河

知名水利工程

都江堰全景

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④西域地区的坎儿井坎儿井起源于2000年前的汉代。它的特点是利用地面坡度引取地下水自流灌溉。据统计,吐鲁番盆地有坎儿井1237条,实际使用853条,总长度超过5000公里,总出水量每秒约10立方米。坎儿井由坚井、地下暗渠、地面明渠、涝坝四个部分组成。竖井最深的在90米以上,一般长3—8公里,最长的达10公里以上,年灌溉300亩,最好的年灌溉可达500亩。维吾尔族少女在坎儿井边汲水坎儿井暗渠坎儿井坎儿井示意图

4.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大规模简单协作生产(商周时期“千耦其耘”)——农具原始,使用简陋农具、大规模集体耕作从殷墟宫殿窖穴中发现的石镰刀。镰刀是农业上收割庄稼的用具,考古工作者曾发现444件有使用痕迹的石镰刀。这反映了商朝农业生产规模之大和奴隶集体劳动的情况。“众人协田”牛骨刻辞。这块牛骨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上面刻有“王大令众人曰协田”卜辞。意思是商王命令众人(农业奴隶)在田地上集体耕作,反映了商代农业生产的情况。

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②“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成为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朱陈村——唐·白居易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田中老与幼,相见何欣欣。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群。黄鸡与白酒,欢会不隔旬。生者不远别,嫁娶先近邻。死者不远葬,坟墓多绕村。既安生与死,不苦形与神。所以多寿

文档评论(0)

135****39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