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内蒙访古翦伯赞
写作背景作者简介翦伯赞(1898~1968)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杰出的教育家。文章写于1961年。那年的夏秋之际,翦伯赞、范文澜、吕振宇几位历史学家,应乌兰夫同志邀请,访问内蒙,历时近两月,行程达一万五千里。访问归来,翦老写了这篇文章,记述了这次访问的见闻和感想。
内蒙访古体裁线索审题
一段最古的长城
任务阅读
1.作者按什么路线进行寻访的?说出作者的行踪。2.作者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是怎样组织在一起的?这部分主要写了:塞外风光、大青山地理条件、南北迥异的自然环境、阴山南麓的战略地位、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大青山的古长城遗址、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等。这些内容根据作者的游踪组织在一起。
塞外风光(1、2)广阔、肥沃
大青山(3、4、5)山北:波状高原,“少草木,多大沙”山南:狭长的平原,“草木茂盛,多禽兽”“山的南北,自然条件迥乎不同”
一段最古的长城塞外风光广阔、肥沃大青山地理条件自然环境大青山南麓(阴山)赵长城遗址游踪战略地位民族关系修筑原因地理位置遗址面貌赞颂修筑者赵武灵王筑长城胡服骑射介绍资料(引史料)议论
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花大量笔墨写大青山南麓?(5、6、7)议论,强调阴山南麓沃野的重要,说明此地古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再次强调修建长城的地理和历史背景。
重点阅读阅读“阴山以南……可以肯定的说是一个英雄,一个大大的英雄”(9—10)1.引述秦始皇事的主要作用?衬托赵武灵王的才能。2.概括赵武灵王的二项历史功绩。修筑长城、发布“胡服骑射”的命令。
赵武灵王发布“胡服骑射”的命令,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克服狭隘的民族偏见,学习外族的长处,同时也与最顽固的传统习惯和保守思想宣战。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将赵武灵王和秦始皇比较的?A、秦始皇动用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而赵国国小,物质和技术条件差。B、秦始皇仅仅连接了原有的秦燕赵的长城并加以增补,而赵国则是建造了一个巨大的国防工程。C、秦始皇引起了民怨沸腾,而赵武灵王则没有挨骂。
赵武灵王修长城和“胡服骑射”两件事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为什么说其是大英雄?这两件事分别反映了赵武灵王处理民族关系中的两个不同侧面:坚决抵御外来民族的侵略和虚心向外民族学习长处。赵武灵王敢于冲破习惯势力的藩篱,摆脱传统观念的桎梏,克服狭隘的民族观念,虚心向少数民族学习,其胆识惊人,被作者称作英雄是当之无愧的。
作者怎么评价这两件事的?从中看出作者用意何在?作者充分肯定赵武灵王的历史功绩,其用意也是显而易见的,不仅是对一个历史人物作了全面公证的评价,也不仅在于宣传了民族关系中的辩证法,而是强调一个观点:民族不分大小,应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同时也告戒我们:两千多年的赵武灵王尚能做到胡服骑射,那么今天的改革开放应该做的更好。
在大青山下
汉代古堡—建筑历史、古堡分布、汉代遗址及建筑目的。(1~9)青冢(昭君墓)--意义、位置和数量。(10~14)
在大青山下汉代古堡昭君墓游踪建堡历史古堡分布建堡目的意义位置多个和亲好介绍资料(引史料)议论史料遗址和平往来未隔断
作者引用丰富的文献资料在叙述中自然地插入史论的文笔,叙与议融为一体,相得益彰。第3段。文章谈到阴山一带的汉代城堡时,作出了“汉王朝在阴山一带的战略部署,至少有三道防线”的判断。为了证实,引用《史记·匈奴传》的记载:“汉使光禄徐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余里,筑城障列亭,至庐朐”和《汉书》的注;还引用了《汉书·匈奴传》记侯应谏。第8、9段。中心句:“这件事说明汉与匈奴之间的和平往来,并没有完全被万里长城?和军事堡垒遮断。”?揭示了建堡的两个目的:①军事原因;②更是一个文化交流的驿站。议论
昭君,名嫱,字昭君,晋朝为避司马昭之讳改称明君,昭妃讳为明妃。西汉元帝时被选入宫。公元前45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向汉朝拜,并向元帝求亲,欲与汉修好。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据说,宫女进宫后,一般都是见不到皇帝的,而是由画工画了像,送到皇帝那里去听候挑选。有个画工名叫毛延寿,给宫女画像的时候,宫女们送点礼物给他,他就画得美一点。王昭君不愿意送礼物,所以毛延寿没有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传说汉元帝看到昭君有这样的绝色之美又有见识,回到内宫,越想越懊恼。汉元帝一气之下,把毛延寿杀了。
昭君墓是“永远不会废弃”的。“和亲政策比战争政策总要好的多”。议论驳斥错误观点,极力肯定是昭君自愿出塞和亲,取得民族和解和民族友爱的功绩,并深入地阐述了和亲政策的历史进步意义。可见的作者的珍视民族传统友谊、珍视民族团结的感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20课《山居秋暝》ppt课件(8张PPT)(内嵌音频+视频).ppt
-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21课《雨霖铃》课件(26张PPT)(内嵌音频+视频).ppt
-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写作《说明文-特征和顺序》(14张PPT)(内嵌音频+视频).ppt
-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23课《鹊桥仙》课件(27张PPT)(内嵌音频+视频).ppt
-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2课《善良》课件(61张PPT)(内嵌音频+视频).ppt
-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24课《声声慢》课件(26张PPT)(内嵌音频+视频).ppt
-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2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38张PPT)(内嵌音频+视频).ppt
-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4课《世间最美的坟墓》(23张PPT)(内嵌音频+视频).ppt
-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4课《我的空中楼阁》(18张PPT)(内嵌音频+视频).ppt
-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2课《雷雨》课件(33张PPT)(内嵌音频+视频).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