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拉尔市金太阳联考2025届高三二模试题(解析版).pdfVIP

【语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拉尔市金太阳联考2025届高三二模试题(解析版).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拉尔市金太阳联考2025届高三二模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代以来,经典形成及相关问题经历了一次被全面否定和重新激活的过程。这一重启过

程建立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反传统”的基础之上。当时学界主流对传统的关于经典形成的讲

法持“否定”态度,所谓“否定”,非言当时否认儒家五经以及诸子经书为经典,而是认为

传统中国所尊奉这些经典的行为方式是错误的,故所讨论的问题根本走不到经典如何形成这

一层面上来。当时学界的主要动力在“去圣”“去经典化”。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派学

者们,对唐以前的相当一部分典籍进行了真伪推定,确定了一大批“伪书”。孔子和经典的

关系被极力地淡化,汉以来的经典生成之说,也如同商代以前的古史一样被“推翻”了。虽

然古史辨派没正面讨论典籍“经典化”问题,但正是他们的辨伪企图打破了经典在经学时代

的权威性,使得典籍“经典化”成为一个新的学术问题。

从文本角度来看,“经典化”的主要方式有二:一是定本,使经典的文字内容获得固定

形式;二是传记,使经典的思想意义获得固定解释。传记成为专门文献,与题名作者的兴起

密切相关。当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必须以作者为中介时,对经典的专门解释文献也就日益繁复,

作者观念成为传记解经的指针,如“孔子作《春秋》”的观念无疑是《春秋》三传赖以成立

的基石。由此,我们还可以分析传记的层次,如《毛诗》的解释文献包括《毛诗序》和《毛

诗诂训传》两部分,但是推原其历史形成,应该是分为三步,即早期只有简单的文字训诂,

此后援引《左传》例推寻作者,由此撰写了《毛诗序》。最后依据《毛诗序》解《诗》,撰写

了传的部分。正是传记的成熟才使得经典的文本固定,意义确定,并且流传有序,于是经典

文本及其学术体系便于焉告成。

“经典化”除了文本表现,更重要的是文献表现,即成为经典的文献相对于其他文献地

位的提升。这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书内立经,如《吕氏春秋》内部立十二纪为经;二是

家内立经,如道家立《老子》为《道德经》;三是绝对经典,此即汉代王朝政教体系建构中,

以五经为一切文献与一切思想的经典。这也基本对应于始于战国后期的思想一统思潮,约略

可以分为三波。第一波以《吕氏春秋》为浪峰,试图以阴阳家—黄老道家为核心,整合诸家。

第二波在西汉景武之际,以淮南王刘安、司马谈、董仲舒为巨擘,形成儒道争长之局。第三

波为刘向、刘歆父子董理天下图籍,奠定了经学独尊,而以诸子为其支与流裔的体系。汉代

自刘向、刘歆父子后,逐步建立了“制度—政”与“思想—教”合一的政教体制,这也成为

从汉至清王朝政治的意识形态。

(摘编自李若晖《早期中国的经典形成与思想成熟》)

材料二:

《禹贡》是中国古代著名史地类书籍之一,属于《尚书》中的一篇,是我国历史研究与

考古研究中最重要的参考文献。

《禹贡》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政治区划,当时天下为冀、兖、青、徐、扬、

荆、豫、梁、雍九州,并依据现实情况记述了各地各族的地理概况和风俗物产;第二部分介

绍九州内的主要山脉与河流,介绍大禹通过导山、导水起到治理水患的作用,实现了“九州

攸同,四隩既宅、九山刊旅,九川涤源,九泽既陂,四海会同”的治理效果;第三部分则是

阐述以王畿为中心建立了由近及远的五服制,规范了各处居民的权责义务。

《禹贡》对各少数民族的贡赋特产与生活状况的记载,使我们得以一窥古代中国的地大

物博的全貌,了解各民族间物产的交流情况。在《禹贡》的描述中,冀州“鸟夷皮服”(以

皮毛做衣服);青州“莱夷作牧”(以放牧为生);徐州的淮夷居住之地盛产“蠙珠暨鱼”;

扬州“淮夷卉服”(以草编制服装);梁州“蔡、蒙旅平,和夷厎绩”(蔡山、蒙山治理后,

和夷一带也取得了治理的功效);雍州“三危既宅,三苗丕叙”(三危山得到治理,三苗族

裔就能安定生活了)。在《禹贡》的表述中,“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在大禹

导山导河治理水患的努力下,实现了“九州攸同”“四海会同”的局面,各地各族人民得以

安居乐业,天下归于一统。

《禹贡》不仅在对大禹时期和谐有序的政治局面的想象中体现了中国先民对大一统的渴

望,其中将天下分为“五服”的制度设置更加体现了彼时对民族关系的认识。五服制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人生长恨水长东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人生长恨水长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