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浙江省湖州市县域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5月月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乡村是中华文明的生发之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
明又一村”“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句,都直接来自乡村生活现场,具有独特的声景意境。千百年来,人
们每每吟诵这些诗句,往往会燃起内心的田园梦。于很多人而言,乡村不仅是一个居住场所,
更是品鉴和寄情的对象,是精神的归属。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虽未形成城乡对立格局,却有
一种“庙堂与江湖”“官场与田园”的二元表述。
晋宋之际,陶渊明归隐田园,躬耕于原野,他在抒写田园时的对照,是所谓“误落尘网
中”的经历。他将庙堂和官场比作“尘网”和“樊笼”。当津津乐道于“归园田”和“返自
然”时,他所期待的显然不是栖身现实意义上的乡村空间,而是一种别样的生活方式。简单
概括,即放浪于山水,垂钓于江湖,在长河落日、细雨微风之间感悟自然与人生,获得生命
的抚慰。尽管陶渊明的乡间生活其实是艰难的,有时衣食难以为继,甚至还曾乞讨。但这些
并不妨碍后世文人将其视为精神楷模,并形成了绵延不绝的田园诗派。
至少自唐代始,无论是处尊居显还是地位卑微,文人在寻找心灵的栖息之地时,总是绕
不过陶渊明的田园。只不过由于时代语境和个人际遇的差异,每个人在承袭陶氏田园志趣的
同时,也形成了个人的风格特征。盛唐时期,生活优渥者如王维,购置乡间别墅,远眺孤烟
远村、独树高原,静观桃红含宿雨、柳绿带朝烟,聆听雨打花瓣、黄莺啼鸣,抵达了物我相
容、物我两忘之境。仕途失意者如孟浩然,隐居鹿门山,在乡间友人家里做客后写下“绿树
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尽管没有做到“忘我”,却也获得了某
种超脱现实窘境的意趣。
北宋时期,被贬至黄州的苏轼,“躬耕于东坡,筑雪堂居之”,以陶渊明自比,写下“梦
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在“归去来”想象中找到了人
生的平衡点,抵达了生命的澄澈。南宋时期,因病辞官还乡者范成大创作了大型田园组诗《四
时田园杂兴》,其中“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
花稀”等诗句,超越了文人的隐逸之志和归田之乐,单纯地展现了农家的质朴和风物的淳美,
回到了生活本身。
纵观中国古代文化史,几乎所有的文人都倾向于把乡村视为精神家园,即使一些非乡村
出身、亦无耕种经验的文人也是如此。如前述的王维,出身于官宦之家,状元及第后,投身
官场,最高官职曾至尚书右丞。其早年经历与乡村并无交集,四十岁后却移情乡野,隐居蓝
田。一个初夏的黄昏,王维漫步于渭水岸边,看见落日的余晖洒满村庄与麦田,野鸡鸣叫,
牛羊暮归,农人荷锄,心生羡慕,情不自禁地吟起:“式微,式微,胡不归?”仿佛找到了
人生的归途,其对乡村的情感显而易见。这种状况的形成当然是有原因的,主要是由中国传
统社会的特点决定的。费孝通认为,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在他看来,“土”不是贬义词,
而是我们的民族特征。区别于游牧民族和工业社会,中华文明是靠土地的产出来维系的,“人
是黏着在土地上的”,因此几乎每个中国人都有极强的“乡土情结”,无论迁徙到哪里,都
期盼落叶归根。此外,还有道家文化的深刻影响。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目标是让人类回到无为无争的“自然状态”。
这虽然是一厢情愿的空想,但已成为很多文人的终极追求,他们愿意想象一种“自然”“和
谐”的田园生活来抵抗现实世界的纷扰。此时,一亩小园便幻化为心中的宇宙。
(摘编自徐志伟《把酒话桑麻——古典文学中的乡村空间》)
材料二:
随着历史的演进,乡村文化空间因自然环境变化、时代发展以及社会变迁而逐渐分化为
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形成了人们进行审美感知的三个维度:
物质空间维度。物质空间是乡村文化空间审美感知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人们可视、可感
的物体。从空间的视角和功能划分,外部宏观空间是乡村文化孕育的场所,包括自然地理条
件、气候土壤和居住建筑等;中层过渡空间主要包括具有公共服务功能的乡村生产生活空间,
是开展审美活动的重要保障;内部核心空间是人们能够直接感受和体验到的物质实体,包括
景观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语文】陕西省宝鸡市2025届高三三模试题(解析版).docx
- 【语文】陕西省安康市2025届高三高考模拟(一)试题(解析版).docx
- 【语文】山东省泰山教育联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试题(解析版).docx
- 【语文】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期末练习(二模)试题(解析版).docx
- 【语文】云南省玉溪市2024-2025学年高三4月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解析版).pdf
- 【语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2025届高三三模试题(解析版).pdf
- 【语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拉尔市金太阳联考2025届高三二模试题(解析版).pdf
- 【语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5届高三四模试题(解析版).pdf
- 【语文】皖豫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检测试题(解析版).pdf
- 【语文】四川省遂宁市2025届高三三模试题(解析版).pdf
- 【语文】四川省绵阳市2025届高三三模试题(解析版).pdf
- 【语文】四川省泸州市2025届高三三模试题(解析版).pdf
- 【语文】四川省凉山州2025届高三三模试题(解析版).pdf
- 【语文】四川省乐山市2025届高三三模试题(解析版).pdf
最近下载
- 浅析《诗经》婚恋诗中的水意象和其成因(初稿)(作者马雄雄).doc VIP
- 《白血病的护理》课件.ppt VIP
- 试论《诗经》婚恋诗中的水和树意象-毕业论文.doc VIP
- 常用电气元器件选用.ppt VIP
- 西安市高新区第三初级中学小升初数学初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选用与检测目录.pdf VIP
- 2025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试题库(含参考答案).docx VIP
- (2025)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试题库(含参考答案).docx VIP
- 20GWh锂电池项目环评环境影响报告表(新版环评).pdf
- 电力企业合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20250128_120531.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