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现代文阅读方法归纳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1.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区别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并不难。分论点是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
怎样慨括中心论点?(1)从标题中寻找中心论点;(2)统帅全文的中心句子(中心论点)各段的中心句(分论点)
01浏览、跳读、局部精度02从讲道理后归结出论点03从一个故事或某种现象,某种事例引出论点怎样去找论点?
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常用的论据有两种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包括具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或史实。道理论据:理论(科学理论,哲学理论)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广为流传的谚语、名言、譬句等
论证: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论证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四种: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譬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采证明论点。
议论文的语言:有如下特点——准确性、概括性、生动性。
怎样答--如果去掉,就变为……,与事实不符。1、加点词能否去掉?“经常、有时、往往、通常”等等,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2、加点词的表达作用?看词语的内在联系,只有前……,才能……(前面是后面的条件)不能掉换,是因为与上文或下文对应。3、加点二词前后能否掉换?
问题:文中能否把“适应社会”与“有所建树”的先后调过来“为什么?不能。因为这是按逻辑顺序排列的,并且与前半句的“生存能力”“创业精神”相呼应。例:经历过艰苦困难环境锻炼之后,青年人的生存能力和创业精神都很强,这对他们适应社会、有所建树,帮助很大。与上文或下文对No.1例: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求源。问题:文中的“发现者”与“创立者”的位置能否互换。为什么?No.2不能。因为先有“发现”才能有“创造”。
说明方法的作用:01举例子:用具体的事例说明……特点02列数字:用准确的数据说明……特点03作比较:通过比较,突出……特点,使人清楚明白。04打比方:生动形象的说明……特点05分类别:分门别类、条理清晰的说明……特点06下定义:用准确的定义说明……特点07
表达方式:记叙、抒情、描写、说明、议论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衬托、铺垫、照应、悬念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表现(描绘)……排比:增强气势夸张、对偶
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01平淡、朴素(华丽)、口语化、凝练、轻松、幽默02结构特点:首尾照应,过渡衔接自然03材料特点:材料典型,详略得当04手法特点:运用多种修辞、表达方式,细节描写生动细致05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文)06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议论文)07
小说在艺术构思上的特点,我们只要知道一些常见的精妙技巧,答案就瓜落蒂熟:情节曲折生动,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细节描写生动细致。场面描写庄严凝重,真切感人。对比手法的运用。
根据文体特点的不同分析文章的语言。01不同文体的文章语言特点也不相同:记叙讲的是生动形象,说明讲的是准确明白,议论讲的是严密概括。反应在试题中就要根据体裁的不同,围绕着记叙的生动性、说明的准确性、议论的严密性做题。例如:02
这是一篇记叙文阅读题,做题时应紧扣“生动形象”来做,原句采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语言更加生动活泼,突出了不停地‘跑’和‘转’的动态,也表达出孩子的快乐。改句的语言较直白简单,仅叙述事实,情感较平淡。”①如果将第(7)段中“我不停的跑啊,跑啊。手里的风车,也在我不知疲倦的奔跑中,飞快转动,转动……”改成“我不停地跑着,手里的风车也飞快地转动着。”你认为它们在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2003年福建厦门市中考试题)
如果把选文中加点的“估计”、“有可能”去掉与原文相比,有什么区别?(2003年黑龙江省中考试题)。这是一篇说明文阅读题,做这类题时应紧扣“准确”来做,它的答案是:“去掉后,语气上过于肯定,不准确;不去掉,表明是一种推测语气,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雪花生长的‘摇篮’是云层的微小尘粒,这些尘粒为水蒸气凝结成水滴并冻结提供了一个基础。”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2003年河南省中考试题)“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这一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写出了江南春风的什么特点?(2003年天津市中考试题)“‘孝’是稍纵即逝的眷念,‘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远无法连接。”所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