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全体教职工大会上-校长讲话:深耕教育沃土-厚植发展根基-以“23456工程”绘就高质量办学新图景.pdfVIP

学校全体教职工大会上-校长讲话:深耕教育沃土-厚植发展根基-以“23456工程”绘就高质量办学新图景.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校全体教职工大会上,校长讲话:深耕教育沃土,厚植发

展根基,以“23456工程”绘就高质量办学新图景!

各位老师、同仁们:

秋阳正好,风里已带桂香。此刻站在这里,看大家眼里有光、案

头有卷,我心里格外踏实——这就是教育该有的样子:有人深耕,有

人守望,有人并肩向前。

开学月余,我走了12间教室,听了18节课,和37位老师聊过

天。有位年轻教师说:“校长,我想把课上得更生动,可总觉得缺把

‘火候’。”有位资深班主任说:“现在家长需求多,我们既要管学习,

又要管心理,精力有点跟不上。”还有位后勤师傅笑言:“食堂的新菜

单,孩子们吃得香,我们比拿奖还高兴。”这些话像一面镜子,照见

了我们的真实状态——我们正站在“爬坡过坎”的关键处:有冲劲,

也有困惑;有积累,也有瓶颈。

教育是慢的艺术,但慢不是等;发展是实的工程,但实要有方。

今天,我想和大家交交心,把学校未来一年的“施工图”摊开来——

我们将以“23456工程”为总抓手,守根本、强核心、搭载体、筑根

基、创突破,让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让每个教育人都有方向。

一、守定“两个根本”:育人如培根,质量是底色

教育的根须,要深扎在孩子的心田里。我们常说“办学为了谁”,

答案其实很简单:为了那个坐在教室第三排的小男生,为了总爱追着

老师问问题的扎马尾的姑娘,为了每个带着期待走进校门的“小生命”。

这是我们的“第一个根本”——育人初心。

记得去年运动会,有个孩子跑最后一名,却在冲过终点时被全班

同学抱起来欢呼。那一刻,我忽然懂了:教育不是“筛子”,而是“土

壤”;不是“比谁跑得快”,而是“看谁跑得稳”。我们要把“立德树

人”变成日常的“细水长流”:批改作业时多写一句“这个思路很巧

妙”,课间和孩子聊两句“昨天的动画片看了吗”,甚至蹲下来帮他系

一次松掉的鞋带——这些“小事”,才是养品行、塑人格的“大事”。

教育的底气,要夯实在质量的基石上。教学质量、管理质量、服

务质量,环环相扣,哪一环松了,教育的大厦就会晃。这是我们的“第

二个根本”——质量意识。

有人觉得“质量”是考试分数,我却想说:质量是语文老师带学

生在银杏树下读《秋天的怀念》时,眼里泛起的泪光;是数学老师为

讲清“鸡兔同笼”,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20只圆头圆脑的“小鸡”;

是后勤师傅凌晨4点起床,把早餐的包子皮揉得又软又匀。质量不是

“结果漂亮”,而是“过程漂亮”;不是“数据好看”,而是“成长可

见”。从今天起,每个岗位都要把“质量”刻进职责卡:教师的质量

是“学生今天比昨天多懂了一点”,班主任的质量是“班里少了一句

争吵,多了一份包容”,后勤的质量是“水龙头拧紧了,地板擦得能

照见人影”。

二、聚焦“三个核心”:课堂是主场,队伍是主力,机制是引擎

教育的主阵地,永远在课堂。这是我们的“第一个核心”——课

堂提质。

常听老师说:“活动太多,课都备不完。”我理解这种焦虑,但更

想说:活动是“锦上花”,课堂是“雪中炭”。没有扎实的课堂,一切

教育理想都是空中楼阁。今年,我们要打一场“课堂突围战”:每月

设“开放课堂日”,推门听课不打招呼,评课只说“干货”;每学期办

“金课大赛”,从“教案设计”到“课堂生成”,比的是“让学生真正

动起来”的本事;给每个学科组配“课堂观察量表”,从“学生举手

次数”到“思维碰撞时长”,把“有效教学”变成可衡量的“硬指标”。

教育的主力军,永远是教师。这是我们的“第二个核心”——队

伍赋能。

教师强,则学校强。但“强”不是“压”出来的,而是“长”出

来的。我们要搭好“三级成长台”:对新教师,实施“青蓝结对”,师

傅带徒“包教包会”,一年能独立设计教案,两年能上出“有亮点”

的课;对骨干教师,设立“学科工作坊”,给课题、给平台、给外出

学习机会,三年成长为“区级教学能手”;对资深教师,成立“教育

智慧库”,把他们的教案、带班心得整理成“校本宝典”,让经验从“个

人财富”变成“团队财富”。

教育的发动机,永远是机制。这是我们的“第三个核心”——机

制活血。

好机制,能让“懒人变勤,勤人更拼”。今年,我们要动真格改

机制:用人上,推行“双向选择”,学科组长、班主任竞聘上岗,让

“想干事的有舞台”;评价上,实行“多元积分”,教学成绩、教研成

果、班级管理、学生评教都算分,让“干得好的有面子”;激励上,

设立“教

文档评论(0)

A~下一站守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