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柳青》观感.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期由西安话剧院推出的大型现实主义题材话剧《柳青》饱受关注。这部话剧不仅在于纪念

这位人民作家逝世四十周年,更重要的是通过话剧再次向我们阐释了柳青的文学创作精神与

文学态度,生动而形象地向我们揭示了柳青在现实生活与文学艺术两端的“剥离”与“寻找”。

作为从延安解放区走上当代文坛的具有广泛力的重量级作家之一,恰如他所说,文学

是“愚人”的事业,要吃苦耐劳,太“聪明”的就不要干了。只有到生活中去,与人民一道前进,

才能对历史发展及身处其中的人民群众的把握有一种高度的真实感,使文学建立在更广阔、

更深邃的历史事实基础上,成为同一时期历史应有的回响和轮廓。

话剧以柳青扎根皇甫,收集素材,写作《创业史》为叙事主线,以1953年、1958年、

1967年及1978年为四个叙事单元,再现了这位人民作家扎根泥土,深入人民群众,记录时

代创业者的真实历程。

正所谓“不受磨,不成佛”。在皇甫村柳青脱胎换骨,涅槃重生,亲身参与到了社会主

义伟大事业的实践中,他观察着、记录着、塑造着在这场波澜壮阔浩浩荡荡的实践中的人与

事,在沉浮起落的时代潮流中柳青以“人民的立场、人民的语言、人民的情怀”大写着属于人

民的时代故事。

整个话剧舞台上始终存在这两个空间,一个是柳青的个人生活空间,一个是王三老汉

及王家斌等乡亲们的生活空间。柳青伏案写作与乡亲们站在塬上群像构成一种相互暗示或象

征,如何走入这个群体的内心世界,逼真刻画他们展示这个群体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喜怒哀

乐以及他们忍辱负重对未来充满信心慷慨激昂的奋斗姿态。

从埋头伏案写作到与皇甫村民打成一片,自己俨然是一个地道的农民老汉。这段舞台

上的距离便是柳青后半生写作《创业史》的现实距离。正如柳青认为,生活培养作家、锻炼

作家和改造作家。在生活里,学徒可能变成大师,离开了生活,大师也可能变匠人。

1953年全国土地工作基本完成,柳青辞去了长安县委副书记一职,把家搬到了距离皇

甫村不远的常宁宫。在与乡亲们的交谈中,他敏锐地觉察到自己的衣着打扮影响了他与乡亲

们的深入沟通,在乡亲们心中他始终是“官”,对官或者说对权力的畏惧使得人们无法坦白自

己的内心世界,这也就阻碍了柳青深入了解了他们。

为此,柳青决定再次把家搬到中宫寺。他穿上了农民装,抽起了旱烟,剃了光头。他

剥离了身份、地位、权力和名誉等这些束缚,带着妻儿在神禾塬上过起了“农民”的生活。

他加入王家斌的农业互助组,流露出了庄稼人应有的沉厚、质朴、刚毅的品质。他帮

助王家斌出谋划策,化解分稻种风波,维护互助组稳定,协调王家斌与父亲王三老汉的矛盾,

无私的将自己《创业史》出版获得的16500元稿费捐赠给公社,组织大家深入终南山割竹子

增收等等,这一系列大公无私的努力与付出都彰显出柳青身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但在柳青忘我于公事,却疏忽了自己的私事,蒸蒸日上互助组到初级农业合作社的过

程中,柳青自己的个人生活并不是节节高,相反妻子马葳多次呐喊出了“柳青,我想和你谈

谈”。

到1967年文革爆发,柳青被关进牛棚,妻子马葳看望他,为他带来了收集到的素材。

他没有想到这竟是最后一面,相见时妻子精神涣散,神志模糊,她担心自己撑不下去。没想

到竟然一语成谶,马葳无法忍受屈辱,最终投井自杀。孩子短促而响亮地呐喊,与满天雷霆

与闪电交汇,加上柳青撕心裂肺的痛哭。

他回应着马葳魂魄“我想和你谈谈”,却显得那么苍白无力。隔时空的的对话中,我们

看到了一个血肉骨架清晰的柳青,也是这一个对话让我们看到了“文学的魅力主要来自对生

命的呵护。

文学是人学,是专门调节、运转、安顿人的生命,为生命寻找测量的尺度,让人生充

满诗意的栖居地。一个具有生存尺度的人,才会成为自我的真正的主体,倾听生命的呼唤,

控制、改变和净化生命中不纯不粹、影响人生响亮度的东西。”(段建军《肉身生存的历史展

示—柳青、路遥、陈忠实对现实主义文学的贡献》)

1978年文革后,柳青得以平反,此时他重新回到了神禾塬,那些他笔下的人物如梁三

老汉、梁家宝等在塬上再次复活,妻子马葳也在同列。作为一个作家柳青活在人民心中,神

禾塬上的那些人物也在柳青笔下持续不断的涅槃,生生不息。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话剧,更准确地说是一部历史人物题材话剧,戏剧人物塑造

从泥土中诞生,有生命的质感和温度,在丰富柳青形象,阐释柳青精神镜像,传播柳青文学

精神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收获,但是尚有较大提升空间,首先是柳青人物塑造方面略显平淡,

记得一位听过柳青文学讲座的长者说,仅听柳青

文档评论(0)

Kitt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