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常用中成药临床应用与说明书汇编
引言
中成药是中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副作用相对较小等特点,在临床各科得到广泛应用。本汇编旨在为临床医师、药师及相关专业人员提供一份实用的中成药参考资料,促进中成药的合理使用。内容侧重于常用中成药的功能主治、主要成分、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力求专业严谨,同时兼顾临床实际需求。请注意,本汇编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用药务必结合患者病情,遵医嘱执行。
一、中成药应用基本原则
在使用中成药之前,必须牢固树立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思想,同时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
1.辨证施治,药证相符:这是中成药应用的首要原则。应根据患者的中医证型选择相应的中成药,避免盲目用药或简单“对号入座”。例如,同为感冒,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所用中成药截然不同。
2.配伍合理,君臣佐使:如需联合使用多种中成药或中西药物,应遵循配伍原则,注意药物间的协同作用与拮抗作用,避免重复用药或产生不良反应。
3.剂量准确,疗程适当:严格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或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增减。疗程应根据病情需要确定,不宜过长或过短。
4.注意禁忌,确保安全:密切关注中成药的禁忌证、慎用情况,尤其是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及肝肾功能不全等特殊人群。
5.监测反应,及时处理:用药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停药并采取相应措施。
二、常用中成药临床应用各论
(一)解表剂
解表剂主要用于治疗表证,即外感风寒或风热所致的感冒初期症状,如恶寒发热、头痛身痛、鼻塞流涕、咳嗽等。
1.感冒清热颗粒(胶囊、口服液)
*主要成分: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芦根。
*功能主治: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用法用量:颗粒剂: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次。(其他剂型遵说明书)
*注意事项:
*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风热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有汗,口渴,鼻流浊涕,咽喉红肿热痛,咳吐黄痰。
*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2.银翘解毒片(颗粒、胶囊、软胶囊)
*主要成分: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炒)、桔梗、淡竹叶、甘草。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用法用量:片剂:口服。一次4片,一日2-3次。(其他剂型遵说明书)
*注意事项:
*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脾胃虚寒,症见腹痛、喜暖、泄泻者慎用。
(二)清热剂
清热剂主要用于治疗里热证,表现为高热、口渴、咽喉肿痛、便秘、小便黄赤、舌红苔黄等。
1.牛黄解毒片(胶囊、软胶囊)
*主要成分:人工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甘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片剂:口服。一次3片,一日2-3次。(其他剂型遵说明书)
*注意事项:
*本品含雄黄,不宜过量、久服。
*孕妇禁用。
*哺乳期妇女禁用。
*婴幼儿禁用。
*脾胃虚弱者慎用。
*严重肝损害患者慎用。
*急、慢性肾脏病患者慎用。
2.黄连上清丸(片、胶囊)
*主要成分:黄连、栀子(姜制)、连翘、蔓荆子(炒)、防风、荆芥穗、白芷、黄芩、菊花、薄荷、大黄(酒炒)、黄柏(酒炒)、桔梗、川芎、石膏、旋覆花、甘草。
*功能主治:散风清热,泻火止痛。用于风热上攻、肺胃热盛所致的头晕目眩、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牙龈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用法用量:丸剂:口服。水蜜丸一次3-6克,大蜜丸一次1-2丸,一日2次。(其他剂型遵说明书)
*注意事项:
*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孕妇慎用,脾胃虚寒者禁用。
*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三)和解剂
和解剂主要用于治疗少阳证(半表半里证)或肝脾不和、肠胃不和等证。
1.小柴胡颗粒(片、胶囊)
*主要成分:柴胡、黄芩、半夏(姜制)、党参、生姜、甘草、大枣。
*功能主治: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用于外感病,邪犯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
*用法用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