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2025-2026学年高三9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VIP

河北省衡水2025-2026学年高三9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露为霜

桂花落尽,接着又是秋雨。风露变换天地气息,凉意开始往皮肤下渗,前段时间如影随形的焦灼最近却不明不白地消失了。也有一些起念,也有一些放弃,好像不再愿意像从前那样执着,界限也不那么分明。不知道跟这时节有没有关系。

《月令集》中写这个节气时言辞流丽:“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是说从这时起清晨植物上就可以看见凝露了,但因为其他季节也有露水,总要区别开。于是,古人用春夏秋冬四时分别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对应来为它们命名,秋属金,金色白,因此得名白露。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左思风力”的主角左思就曾经留意过这个节气——“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露意已被染得很足。可是后来的白居易仍忙不迭地为这一节气再补一笔:“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这下算把处暑后残余下的那么点儿暑气驱得半点不剩了。也许是觉得这零星露水太过单薄,于是诗人们就拉别的意象来与它相衬。其中出镜率高的,当属秋天的风。宋代秦观写过一首叫《鹊桥仙》的词,里面最著名的一句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金风玉露”就是“秋风白露”,这里用它来比喻恋人间的相逢,毕竟只有白露赶上了早已等在这里的秋风,才能共同催产出一年中最好的时节。

风化而无形,难捕捉,但容易为人所感。尤其不同季节的风,给人的感觉截然不同。秦观“金风玉露一相逢”里“金风”并不只是秋风的一个比喻,而是古代沿袭下来的说法。《警世通言》里就提到过一年四季的风的不同名字:“春天为和风,夏天为熏风,秋天为金风,冬天为朔风。”秋风在古代被称作“金风”,这名字乍一听和秋天给人的印象很搭配,但它并不是完全来源于此。唐代学者李善曾在注点古籍时为“金风”下过这样一个注解:“西方为秋而主金,故秋风曰金风也。”这是除了五行外,再次把四季与中国传统的四方概念联系起来,于是,金风也常被叫作“西风”。“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古诗文中也常能见到这个词,很有摇曳的风致。

人的多愁善感最容易发生在季节的转换中,所以秋风很轻易就能撩动人们的心弦。相传诗仙李白曾为秋风写词:“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秋风吹起物候的异动,除了草木上坠落的露水,还有明月、寒鸦、落叶,似乎此时所有的意象都被西风囫囵着卷入人们的眼底、心中。魏晋时佚名氏传下《子夜四时歌》,其中《秋歌》有这样的一首:“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人们看见秋风起,于是思念远方的亲人,这是常情。

《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则轶事,差不多也正发生在白露时节。“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莼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张季鹰就是西晋文学家张翰,当时他在洛阳做官,看到秋风吹起,想起家乡吴中的风物美食,便辞官归家,享受他向往的适意人生。

其实,当时的晋王朝正赶上八王之乱,八王之一的齐王对他正有笼络之意,但张翰不愿卷入其中,“秋风起”恐怕只是他的一个借口,但这借口找得太有根基、太合乎中国人的常情,所以他得以成功脱身,避开了一场浩劫。所以后来人们才说“因想季鹰当日事,归来未必为莼鲈”。

随着这则轶事一同留下来的还有张翰当时写下的那首《思吴江歌》:“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这诗写得调又高又看似实在,把远离复杂政治的潜愿,通过一场秋风转嫁在口腹之欲上,让人笑叹之余不得不理解他如此“正常”的需求,于是他这一番“思食之举”就成为千古谈资。古人送友归乡时常需要拉他出来做榜样,比如唐人郎士元送好友归吴时就宽慰友人说:“看取庭芜白露新,劝君不用久风尘。秋来多见长安客,解爱鲈鱼能几人。”

但到底不是所有人都能这样潇洒的,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就在他的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叹息:“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同样是秋风起兮的白露时节,但不同人的感觉就不一样。有人觉得是寒,有人则觉得是凉;有人觉得“萧瑟”,有人则觉得“舒旷”。

但不管人的感觉是怎样的,秋风兀自潇潇,白露后草木上凝结的露水也兀自一天天密起来。“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干”,天地间难得有这么温润的时刻。这几天不妨起早一些去外头吹吹风弹弹露,享受这“胜却人间无数”的好时节。

(摘编自晏藜《桃花与蟹:四季里的风物中国》)

1.下列关于白露节令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白露节气的出现,意味着暑热天气已经结束,天气开始转凉;因秋露颜色像金一样白,故命名此节令为白露。

B.白露节气一般在农历八月,秋风和秋露是白露节气的显著标志,“金风玉露”用直白的话说就是“秋风白露”。

C.因白露时节露水浓重,树枝开始由柔软变得僵硬,树叶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高考语文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15年深耕,专注全国各地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