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学习资料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pptxVIP

初中历史学习资料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疫情期间,日本政府紧急调拨N95口罩、防护服等急需防疫物资,在物资上,我们发现了这几句话......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大概一千年以前,日本长屋(日本天武天皇的孙子,喜爱诗词,痴迷于唐朝文化。)制造了上千件袈裟,赠送给唐代的僧人,袈裟上写着“山川异域,日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鉴真知道了这件事以后,十分感动,东渡到日本去弘扬佛法。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找一找,根据《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你能找出唐朝时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和地区吗?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什么叫遣唐使?(2)为什么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国?结合课本,思考以下问题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学习交流的使团。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从公元7世纪到9世纪前后达十几次少则两百人,多则五六百人精挑细选的优秀人才遣唐使访华特点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素质高

日本遣唐使政治文字钱币诗歌孝德天皇645年日本仿中国建立年号“大化”并正式开始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唐.开元通宝日.和同开珎床前明月光疑われる上で霜阿倍仲麻吕像哭晁卿衡李白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中日关系遣唐使的意义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向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日关系鉴真东渡扬州江阴人,俗姓淳于。原为扬州大明寺高僧,精通佛经和医学。742年,日本僧人容睿和普照到扬州大明寺拜访鉴真,恳请他到日本弘法。

鉴真东渡123456遭诬告与海盗勾结,船只被官府查没。突遇风暴,触礁搁浅,被渔民所救。因官府出面阻止,未能成行。因弟子好心阻拦,未果。遭遇台风;因暑热患眼疾,双目失明。754年,66岁的鉴真第六次东渡成功。鉴真(687-763)鉴真身上具有什么精神?百折不挠的精神

鉴真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中日关系鉴真东渡日本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塑像

·往来频繁新罗国——唐与新罗的关系

唐与新罗1.派遣_________和大批_________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2.仿唐制建立了_____________,采用_________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________、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使节留学生政治制度科举制医学新罗的人参、牛黄等药材大量输入唐朝,新罗商人则从唐朝贩回丝绸、瓷器、茶叶、图书等。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崔致远,被当今韩国学术界尊奉为韩国汉文学的开山鼻祖。诗文代表作有《桂苑笔耕》。

·八十一难只等闲,取得真经促交流。——玄奘西行

唐僧玄奘小说人物历史人物观看视频,尝试总结:西行之原因、西行之成就等。

为什么要去取经?为了进一步了解佛学原著“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宁可就西而死,岂能东归而生!”

翻译经书玄奘回国后专心致志地翻译佛经。历时近四年终于将号称镇国之典的600卷的《大般若经》翻译完成,此时他已65岁,已经察觉到身体的衰弱。他多么想在晚年译出更多的佛学经典传于后世。但不惧英雄末路,惟惧英雄白头,之后不久一代高僧玄奘圆寂。在他回国的19年间,共译经75部,1335卷。据他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事件内容身份时间出发地——目的地途中遭遇是否结伴贡献鉴真东渡僧人唐玄宗扬州——日本六次航行,五次失败,历尽磨难结伴弘扬佛法,并传授中国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玄奘西行僧人唐太宗长安——天竺千难万险,九死一生独行留传《大唐西域记》探究1:归纳表格,比较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的异同?唐朝的对外关系玄奘是“中国的脊梁”。——鲁迅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坚持不懈、不畏艰险

唐朝对外交往活跃、频繁的原因——论从史出材料一:唐朝均田制......为中国乡村的稳定和富裕提供了基础......儒家教育系统及相关的文官体制大大巩固了中国政府......——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材料二:隋、唐、宋是的域外交通很发达,尤以唐中叶为盛。无论从交通路线的远近谁,或是从交通密度的疏密说,唐均为隋、宋所不及。——白寿彝《中国交通史》材料三:长安城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达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大都会。——七下历史课本材料四:唐王朝为了接待外国客人,中央政府还专门设置了鸿胪寺。——启良

文档评论(0)

阶梯考试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育 考试 学习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