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一)分布:龙山文化东起山东半岛,这里是黑陶文化发达的中心,西到河南、陕西地区,北到辽东半岛,南过杭州湾地区,向南发展,到达江西樟树镇和台湾省。其分布地区比仰韶文化大得多。*2021/3/20(二)龙山文化四大类型:1、黄河流域的早期龙山文化:早期龙山文化是根据河南三门峡庙底沟文化遗址而发现而确定的,又称为“庙底沟二期文化”主要分布在豫西、晋南、关中一带。其陶器以泥条盘筑法为主,多为粗灰陶,纹饰以篮纹为最多,绳纹次之,也有划纹和堆贴装饰。薄而光的蛋壳黑陶有少量发现,多为陶鼎和陶斝,而无陶鬲,这是早期龙山文化的典型特征。*2021/3/202、河南龙山文化又称“后冈二期文化”,主要分布在河南、山西和河北的南部。陶器中红陶减少,黑陶增加,并出现典型的蛋壳黑陶。纹饰以绳纹增多,篮纹次之,器形种类增多,有甑、鬶、盉、带耳罐和杯等,陶鼎和陶斝减少,单把陶鬲大量出现。*2021/3/203、陕西龙山文化又称“客省庄二期文化”,因最初发现于陕西长安客省庄而得名,主要分布在陕西境内,陶器以灰陶为多,黑陶占十分之二。纹饰以绳纹和篮纹最普遍。单把鬲、斝和绳纹罐最常见,鬶、盉少,鼎极少。陶器制作以泥条盘筑为主,少数模制和轮制。*2021/3/204、典型龙山文化以山东为中心,北迄辽东半岛,南达江苏北部。陶器的制作以轮制为最多,约占全部陶器的一半以上。蛋壳黑陶大量出现是这一文化的突出特征。纹饰有弦纹和划纹,但以素面和磨光为最多,绳纹、篮纹极罕见。器形常见有鬶和鬼脸式腿的鼎,高圈足镂孔豆和杯、盘等也很多。*2021/3/20*2021/3/205、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良渚文化是浙江北部和太湖周围地区的一种黑陶文化。陶器的制作多为轮制,表面经过打磨,烧制后呈漆黑色光泽。造型有豆、盘、觯、尊、鼎、簋、双鼻壶等,圈足多有镂孔,并饰以弦纹和竹节纹。除黑陶以外,也有红陶和灰陶,器形为鼎、鬶、罐、盆、盘、大口尖底器等,多以篮纹、绳纹为饰。鱼鳍形足鼎具有代表性,表现出南方的地方色彩。*2021/3/20*2021/3/20(三)黑陶的工艺特点、造型特点、装饰特点:工艺特点:采用轮制,轮制使器形浑圆工整,器皿口、腹、底、皆趋于正圆,器胎厚薄均匀,大大提高了制陶生产力。掌握了封窑技术,陶窑也有很大改进,如火口小,火膛窄、深,能够加强窑室温度,提高烧成硬度,并产生灰陶、黑陶。黑陶工艺具有黑、薄、光、纽(器物多有穿绳或手持的器耳或盖纽)四个特点。*2021/3/20造型特点:丰富多样,逐渐定型化。陶器品种除了尖底瓶、罐、盆、盉等彩陶工艺的常见器形外,还大批出现了鬲、甗、豆、斝、鬶、簋、杯、甑等品种,鼎在仰韶文化时期已经出现,大都为三条实足,这时已经逐渐定型为盆形或罐形鼎。陶器工艺的造型是适应生活实用要求而考虑的,如:鬲、甗、豆、簋等。*2021/3/20鬶是黑陶工艺中最为出色而具代表性的器物,其造型从大汶口时期到龙山时期经历了一段复杂的演变过程。大汶口时期的鬶最早为圆腹、小颈,口在腹上部,与一般瓶的造型差不多,口部捏出小流,底有三足;之后腹变为扁形,口部渐移至器体的前侧,成为鸟喙状;再后,口部逐渐扩大,由三实足变为三空足,把手也作绳纽状;到龙山文化时期,演变为颈、腹不分的“冲天流”,宛如一只昂首挺胸、举止傲慢的大鸟。从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它既逐渐走向形象化,又不断提高实用功能,体现了原始社会工艺制作者的实用与美观有机结合的设计思想。*2021/3/20*2021/3/20器物部件也更丰富了,不少器物增加了器盖,有的盖还可以两用,反转过来当作盘,或塑成动物形纽;有的器物增加了流,如:鬶;有的器物增加了把手,如:筒状杯;有的增加了各种各样的高足,如高足杯;有的用镂空的手法雕镂花纹,这种镂孔花纹早期多形成编织纹,晚期多为成排细孔或圆孔。*2021/3/20装饰特点:黑陶工艺一般不用彩绘,除上面提到的镂空手法,大都朴素无华。在轮制过程中,往往在器皿上形成凹凸的单线或复线轮纹(或称弦纹),给人节奏的美。*2021/3/20五、几何印纹陶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我国的制陶工艺,除了以黄河中上游为中心的彩陶工艺,和继之而起的黄河下游为中心的黑陶工艺外,在长江以南的东南广大地区又发展了另一种陶器,被称为几何印纹陶,这种几何印纹陶的装饰因纯系压印的几何纹而得名。分布及时代:几何印纹陶分布在江苏、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台湾等广大地区,尤以沿海最为盛行。其时代上限还不太清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培训与解读课件.pptx VIP
- 污水管网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第1讲《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课件)《学生读本(小学高年级)》.ppt VIP
- B级法兰锻制-作业指导书生产用设备操作与维护规程汇编.doc VIP
- 2024工业供应链数字化白皮书.pdf VIP
- 工作总结:绩方面的突破与成就.docx VIP
- 医防融合助力高血压2型糖尿病规范化管理.pptx
-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复习(一) (课件).pptx VIP
- SJT 3326-2016 陶瓷—金属封接抗拉强度测试方法.pdf VIP
- 2024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最新“四个带头”查摆问题清单存在问题、原因分析、整改措施.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