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童趣中秋诗韵
小学生经典诗词赏析之旅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
中秋节日简介
01
经典诗词精选
02
诗词趣味解读
03
互动学习环节
04
课后拓展延伸
05
中秋节日简介
01
中秋起源传说
01
02
03
嫦娥奔月传说
嫦娥偷食仙丹飞向月宫,成为月神。这一传说解释了中秋赏月的由来,寄托古人对团圆的美好愿望。
吴刚伐桂故事
吴刚因触犯天条被罚砍伐月宫桂树,但桂树砍后立即愈合。故事寓意持之以恒,与中秋月色相映成趣。
月饼起义典故
元末起义军以月饼传递密信,约定中秋夜起事。这一典故成为中秋节吃月饼习俗的重要起源之一。
传统习俗介绍
1
2
3
中秋赏月习俗
中秋节最重要的习俗是赏月,古人认为中秋月亮最圆最亮。全家团聚赏月,寄托思念之情,表达美好愿望。
月饼文化传承
月饼是中秋节的象征性食品,圆形象征团圆。传统月饼有广式、苏式等种类,馅料丰富多样,承载着中华饮食文化。
灯笼游玩趣事
中秋节孩童会提灯笼游玩,灯笼造型多样。这一习俗增添了节日欢乐气氛,也寓意照亮前程、驱散黑暗。
节日象征意义
团圆美满寓意
中秋圆月象征家庭团聚,月饼的圆形设计寄托人们对美满生活的向往,诗词中常以“玉盘”“银盘”比喻明月。
丰收感恩内涵
中秋节恰逢秋收时节,古代农民通过祭月表达对自然的感恩,诗词中“稻谷”“桂香”等意象体现丰收喜悦。
思念故乡情感
明月成为游子思乡的载体,苏轼“但愿人长久”等名句,传递跨越时空的亲情牵挂,适合小学生理解朴素情感。
01
03
02
经典诗词精选
02
静夜思赏析
静夜思简介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游子在月夜思乡的深情。全诗语言浅显,情感真挚,适合小学生学习。
诗句解析
“床前明月光”以月光为引,营造静谧氛围;“疑是地上霜”通过比喻展现秋夜寒意,突出孤独感。后两句直抒思乡之情。
情感体会
诗人借月光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引导小学生体会简练诗句中的深厚情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感知能力。
01
02
03
水调歌头节选
1
2
3
水调歌头简介
北宋苏轼代表作,写于中秋之夜。通过明月寄托对亲人的思念,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中秋诗词的经典之作。
节选内容赏析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展现诗人浪漫情怀。人有悲欢离合道出人生哲理,适合小学生理解情感与自然的关系。
学习互动建议
可组织朗诵比赛或绘画活动,让学生通过转朱阁,低绮户等诗句感受月光动态美,加深对古典诗词的理解。
古朗月行片段
1
2
3
《古朗月行》简介
唐代诗人李白作品,通过儿童视角描绘月亮,语言生动富有想象力。选段适合小学生理解中秋月色之美。
诗句赏析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展现童真,比喻月亮如白玉盘般明亮圆润,契合中秋团圆意象。
节日关联
诗中皎洁月光与中秋赏月传统呼应,引导小学生感受诗词中的节日氛围和自然之美。
诗词趣味解读
03
月亮意象分析
01
02
03
月亮的象征
月亮在中秋诗词中常象征团圆与思念,如李白《静夜思》通过月光表达游子对家乡的深切怀念,适合小学生理解情感寄托。
诗词中的月色
苏轼《水调歌头》描绘“明月几时有”,以月亮寄托对亲人的祝福,语言浅显易懂,便于学生感受诗词的意境美。
月亮与传说
结合“玉兔捣药”“嫦娥奔月”等传说,解析诗词中月亮的奇幻色彩,激发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想象。
诗人情感体验
思念故乡情
诗人通过描绘月光、秋风等意象,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如李白举头望明月的直白倾诉,让小学生感受质朴的乡愁。
团圆之乐
中秋诗中常出现团聚场景,如苏轼明月几时有中对亲友欢聚的向往。通过温馨画面传递传统节日的家庭温暖。
自然之美
诗人借玉兔、桂花等中秋元素赞美自然。如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用童趣语言引导孩子观察节日中的自然诗意。
童趣表达方式
01
02
03
童谣中的月亮
通过《月饼圆圆》《月姐姐》等童谣,展现儿童眼中月亮的可爱形象。语言简单押韵,易于小学生理解记忆。
动物拟人化手法
赏析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传说元素在诗词中的运用。将动物赋予人性,激发孩子想象力。
游戏化节日场景
选取捉月影分月饼等生活化诗句,呈现儿童在节日中的嬉戏场景。充满天真烂漫的童趣气息。
互动学习环节
04
诗词填空游戏
经典诗词填空
精选李白《静夜思》、苏轼《水调歌头》等名篇名句,隐去关键词由学生补全,感受中秋意境与诗词韵律。
趣味接龙挑战
以月秋圆等中秋主题字为接龙起点,学生需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诗句填空,激发联想能力。
诗词配对游戏
打乱诗句顺序并拆分成上下句卡片,学生需匹配完整诗句并填空缺失字词,巩固诗词记忆。
绘画配诗活动
中秋绘画主题
以中秋元素为主题,引导学生绘制月亮、玉兔、月饼等传统意象,为后续配诗活动奠定视觉基础。
诗词配对指导
提供《静夜思》《水调歌头》等简易诗句,指导学生根据画作意境选择匹配诗句,培养审美联想能力。
作品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