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鼻窦炎诊断和治疗建议修订详解.pptVIP

儿童鼻窦炎诊断和治疗建议修订详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选)儿童鼻窦炎诊断和治疗建议年修订

现在是1页\一共有21页\编辑于星期四

概述

儿童鼻窦炎(小儿鼻窦炎,包括婴幼儿)因其对儿童健康影响大,近年来颇受重视。国外有人在貌似健康的儿童进行X线检查,发现50%左右有鼻窦病变,说明鼻窦炎是儿童较为常见的疾病。

现在是2页\一共有21页\编辑于星期四

病因

与儿童的解剖、生理又密切相关其病因有如下特点:

一、鼻窦口相对较大;

二、腺样体肥大;

三、机体抵抗力较

差;

四、免疫性疾病或

特发性体质;

五、在不洁水中游泳

或跳水;

六、易发生鼻腔异

物、鼻外伤而继发感染。

现在是3页\一共有21页\编辑于星期四

致病菌

根据中华儿科学会2000~2002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区儿童鼻窦炎致病菌的调查显示:①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是急性鼻窦炎的主要致病菌(占76%),磺胺、青霉素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其有相当高的耐药性(50%~90%),而阿莫西林加克拉维酸、二及三代头孢抑菌效果最好(75%~95%以上);

②厌氧菌是慢性鼻窦炎的主要致病菌(占67

%),阿莫西林加克拉维酸、甲硝唑、二及三代头孢抑菌效果较好。

现在是4页\一共有21页\编辑于星期四

临床分类

急性鼻-鼻窦炎:指鼻腔和鼻窦粘膜细菌感染后的急性炎症,鼻部症状持续10天以上,12周内完全缓解。

慢性鼻-鼻窦炎:指鼻腔和鼻窦粘膜细菌感染后的慢性炎症,鼻部症状持续12周以上,症状不能完全缓解甚至加重。

现在是5页\一共有21页\编辑于星期四

临床表现

1症状:

主要症状:鼻塞、流涕、咳嗽、头痛。

伴随症状:嗅觉与听力下降、行为异常。

注:儿、童鼻塞可表现为张口呼吸、气粗或夜间睡眠打鼾等;行为异常可表现为注意力下降、易烦躁、易激惹等。

现在是6页\一共有21页\编辑于星期四

临床表现

2体征

主要体征:下鼻充血、肿大,鼻腔、中鼻道有粘脓性分泌物,咽后壁淋巴组织增生并可见粘脓性分泌物附着。

伴随体征:腺样体和扁桃体增生肥大,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分泌性中耳炎的体征。

现在是7页\一共有21页\编辑于星期四

辅助检查

一内镜检查:

下鼻甲充血、肿大,鼻底、下鼻甲表面有粘脓性分泌物,多来源于中鼻道或嗅裂,也可见到来源于中鼻道的息肉。

现在是8页\一共有21页\编辑于星期四

二:鼻窦CT检查(筛窦炎)

通常不建议常规进行鼻窦CT扫描,

特别是小年龄患儿(<6岁),但有以下情况可考虑检查:

(1)有颅内、眶内或软组织脓肿等并发症征象者;

(2)足量抗菌药物按疗程治疗效果不佳者;

(3)反复发作者;

(4)怀疑鼻-鼻窦部有良性或恶性新生物。

现在是9页\一共有21页\编辑于星期四

鼻窦CT(上颌窦炎、后鼻孔息肉)

现在是10页\一共有21页\编辑于星期四

鼻窦CT(腺样体肥大)

现在是11页\一共有21页\编辑于星期四

鼻窦CT(上颌窦炎)

现在是12页\一共有21页\编辑于星期四

诊断原则

诊断时应依据主要症状和体征,并结合鼻(内)镜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诊断。如无特殊情况,不进行鼻部CT检查。

现在是13页\一共有21页\编辑于星期四

三病原菌检测

诊断急性细菌性鼻窦炎的金标准是鼻窦穿刺液菌群浓度≥10000单位/mL,然而此微生物样本提取需作窦腔穿刺,临床缺乏可操作性,不列作儿童鼻-鼻窦炎的常规检查手段,但有下列情况需行细菌学检查:

(1)病情严重,甚至出现中毒症状者;

(2)抗菌药物治疗48~72h仍无改善者;

(3)有免疫缺陷者;

(4)出现眶内或颅内并发症者。

现在是14页\一共有21页\编辑于星期四

预防

及时治疗或纠正各种致病因素,加强营养和锻炼,谨防感冒。

现在是15页\一共有21页\编辑于星期四

治疗原则

一药物治疗

1抗菌药物

1.1急性鼻-鼻窦炎:青霉素首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菌类首选第二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药物目前多使用克拉霉素。不推荐多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用药疗程:建议临床症状控制后继续治疗1周。

1.2慢性鼻-鼻窦炎:除非鼻分泌物呈脓性,一般不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由于慢性鼻-鼻窦炎的耐药菌株增多,推荐选择而B-内酰胺酶类药物;用药时间至少2周。也可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包括抗厌氧药物。

现在是16页\一共有21页\编辑于星期四

1.2慢性鼻-鼻窦炎:除非鼻分泌物呈脓性,一般不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由于慢性鼻-鼻窦炎的耐药菌株增多,推荐选择而B-内酰胺酶类药物;用药时间至少2周。也可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包括抗厌氧药物。

现在是17页\一共有21

文档评论(0)

RealGeniu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如有不慎侵权,请联系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