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陕西省西安市2025届高三高考教研信息测评卷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4年12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审议并通过“中国木
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
表作名录”。该遗产项目是以对环境以及结构力学的认知体系为基础,采用原木料,使用传
统木建筑工具及手工技法,运用“编木”等核心技术,以榫卯连接并构筑成极其稳固的拱架
桥梁技艺体系。这一技艺体系的实践活动在“主墨木匠”的主持下,由众多工匠密切配合完
成。该遗产项目主要流布于福建省东北部和浙江省西南部。木拱桥既有交通设施的基本功能,
也具有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功能,是凝聚社区民众情感、维系地方文化认同的重要文化象征
和纽带。木拱桥上的廊屋既是社区民众饮茶纳凉、聚会交流的地方,也是举行年节祭祀与祈
福等社会实践活动的核心场所,如每年端午、七夕等节日在木拱桥上举行祭祀祈福的“走
桥”“祭桥”习俗。
(摘编自《通过!“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成功转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材料二:
木拱廊桥由桥台、拱架、桥屋三大部分组成,桥台一般在岩石上用长条石或块石砌筑而
成,有的还选择在自然悬崖上凿平,砌几块石头或基本不砌石头,既省钱又牢固。拱架与桥
屋建造方法基本相同。拱架用第一系统(俗称三节苗系统)和第二系统(俗称五节苗系统)
组成。第一系统用3组长圆木(多数为9根)与2根横串梁木(俗称大牛头)构成八字撑架,
第二系统用5组(各8根)圆木和4根横串梁木(俗称小牛头)交叉重叠于八字撑架,架成
木拱架。在将军柱与大(小)牛头中,架设形如剪刀状的剪刀撑(木匠俗称剪刀苗)。然后
在拱架上铺设纵横梁(木匠俗称桥板苗),上铺木板为桥面,有的在木板上加铺砖或石面而
形成砖桥面或石桥面。桥面上盖桥屋,一般为四柱九檩木构架。桥两旁檐下施挡风雨板,有
全封闭、半封闭或用栅栏多种形式。桥内一侧或两侧设木凳,有的更人性化铺板为床状,可
供人歇息。
木拱廊桥结构,不用钉铆,只需用相同规格的杆件,编压穿插,搭接而成。从力学上分
析,上端的纵梁压在横梁上,横梁又压在相对一根纵梁上,上下两根纵梁夹住一根横梁,摩
擦力使得横梁不能滑动,结构简单而奇妙。这种结构,整体为拱形结构,因此沿拱心线整体
受压,不会产生弯矩,就每一根杆件来说,又是最简单的简支梁,承受两端集中荷载。桥的
构件统一,无特殊、异形的构件,伐下的树木只需经少量人工作业即可制成合格构件,而且
装卸方便,拆桥时可以做到不损伤构件,重复利用。小构件便于运输,用小构件形成大跨度,
经济合理。由于结构的特殊,桥受到向上的反弹力,就很容易失稳遭受破坏,于是民间工匠
巧妙地采用了桥面上加盖廊屋的方法,每当山洪暴发时,当地居民将家中最重的物体或大石
头搬到桥上来增加桥的稳定性。
(摘编自《古桥结构体系及石拱桥的分析、监测评估与保护》)
材料三:
记者:在“编木拱桥”进入“非遗”行列之后,我们在媒体传播中很常见到,那些对“编
木拱桥”“不用一钉一铆、榫卯相接”的神话式宣传。在您看来,如果要培育我们民族真正
的技术自信,这样的“神话”方式是否会有些南辕北辙?对于处于技术和科学已然大发展的
时代的我们而言,保存和挖掘古代技术并将之流传下去,到底有怎样的价值?这种价值是出
于精神还是科学技术?
刘妍:我在科普平台上,会比较频繁地遇到“民族神话”的问题。我是反对“神话”的,
它其实是对一些片面特征的夸大。第一它在知识上是不准确的;第二它在心态上是不健康的。
“神话”就是文化自负,反驳神话又往往引向文化自卑。这两种极端背后其实都指向自卑心
理,这是心理学上公认的事实。
比如,我在某节目讲过编木拱桥之后,第一次获得了社会上相对广泛的关注,评论区出
现了两种看似针锋相对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研究编木拱桥这些落后的东西是对学术资源
的浪费,这些东西已经过时了,就应该被抛弃;另一种观点则将编木拱桥视为我们优秀的民
族文化传统,是老祖宗的智慧,这不过是另一种“套话”,表面上是对传统文化的肯定,但
事实上空洞无物,泛泛中将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价值轻飘地忽略了。
当我们对本民族传统的文化体系没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时,自卑和自负都只是应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语文】安徽省天一大联考2025届高三最后一卷试题(解析版).docx
- 【语文】东北三省精准教学联盟2025届高三考前强化卷试题(解析版).docx
- 【语文】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2025届高三高考模拟(二)试题(解析版).docx
- 【语文】福建省福州市2025届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
- 【语文】福建省厦门市2025届高三四模试题(解析版).docx
- 【语文】贵州省安顺市2024-2025学年高三5月高考模拟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
- 【语文】河北省部分校2025届高三5月联考猜题信息卷(一)试题(解析版).docx
- 【语文】河北省邯郸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试题(解析版).docx
- 【语文】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2025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 【语文】河南省2025届高三高考预测卷(二)试题(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