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漯河初一月考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英语B.汉语C.法语D.俄语
答案:B
2.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A.乌拉尔山脉B.巴拿马运河C.苏伊士运河D.白令海峡
答案:C
3.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西藏自治区C.内蒙古自治区D.青海省
答案:A
4.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昼夜交替B.四季变化C.五带划分D.昼夜长短变化
答案:A
5.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A.中国B.美国C.俄罗斯D.加拿大
答案:C
6.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
A.回归线B.极圈C.赤道D.本初子午线
答案:A
7.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C.长白山—武夷山D.天山—阴山
答案:A
8.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
A.台湾岛B.海南岛C.格陵兰岛D.马达加斯加岛
答案:C
9.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
A.云南省B.广西壮族自治区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海南省
答案:A
10.被称为“世界屋脊”的是()
A.喜马拉雅山B.昆仑山C.阿尔泰山D.天山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线指示南北方向B.经线长度都相等
C.经线都是圆D.本初子午线是最长的经线
答案:AB
2.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B.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C.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D.西部与欧洲相连
答案:ACD
3.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候复杂多样B.季风气候显著
C.具有大陆性特征D.海洋性特征显著
答案:ABC
4.下列关于我国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B.不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C.众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东西交通D.在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答案:ACD
5.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B.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
C.汉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D.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答案:AD
三、判断题
1.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答案:√
2.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答案:×
3.我国领土最南端位于曾母暗沙。()
答案:√
4.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答案:×
5.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
答案:√
6.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
答案:√
7.日本是一个岛国,位于亚洲东部。()
答案:√
8.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答案:√
9.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答案:√
10.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
答案:√
四、简答题
1.简述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优越性。
答案: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经济联系;在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有利于水能开发。
2.说说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及其意义。
答案: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这种分布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和融合,促进了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共同发展,也为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
3.简述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答案: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地理意义。四季变化使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气候和自然景观,昼夜长短变化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影响各地的太阳辐射强度和气温。
4.简要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和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答案: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主要自然地理特征:是一个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一些小岛组成;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多火山、地震,因为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五、讨论题
1.谈谈你对我国人口问题的看法及应对措施。
答案:我国人口数量众多,给资源、环境等带来了巨大压力。但人口素质在不断提高,劳动力资源丰富。应对措施包括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缓解人口对资源和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心理测评399.doc VIP
- 男科的现状与发展战略.pptx VIP
- BOSS效果器ME-70中文说明书.pdf VIP
- 2025年工商管理硕士(MBA)联考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5.3 认识直角(课件)2025-2026学年度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大学语文》怎样读懂一首诗(1)-教学课件.ppt
- 幼儿照护中级核心技能考评标准.pdf VIP
- 老视框架眼镜验配专家共识(2025).docx VIP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见新生儿疾病诊疗指南:新生儿复苏(2025年).pptx VIP
- 《基于STM32单片机的LED室内照明智能调节系统设计(附PCB图和原理图)》11000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