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一)答案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诗经》六义
《诗经》六义指《毛诗序》中提出的“风、雅、颂、赋、比、兴”六个概念,前三者为内容分类,后三者为艺术手法。“风”即十五国风,是各诸侯国的民间歌谣,共160篇,反映社会下层的生活与情感;“雅”分大雅、小雅,共105篇,多为贵族文人的朝会燕飨之作,内容涉及政治讽谏与历史叙事;“颂”包括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是宗庙祭祀的乐歌,语言庄重肃穆。“赋”是直陈其事的铺叙手法,如《七月》按季节铺写农事;“比”是比喻,如《硕鼠》以大老鼠喻贪婪统治者;“兴”是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如《关雎》以雎鸠和鸣引发对爱情的歌咏。六义体系既总结了《诗经》的文本特征,也奠定了中国古代诗歌“抒情言志”的批评传统。
2.建安风骨
建安(196-220)是汉献帝年号,此时期以曹操父子为中心,聚集了孔融、王粲等“建安七子”,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格,史称“建安风骨”。其核心特征为“慷慨悲凉,刚健有力”:内容上多反映社会战乱(如曹操《蒿里行》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民生疾苦与个体建功立业的壮志(如曹植《白马篇》赞“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情感表达直率浓烈,突破汉代诗教的温柔敦厚;语言质朴刚劲,不事雕琢却气韵沉雄。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评“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精准概括了时代乱局与士人情怀交融的创作特质,成为后世反对形式主义、倡导文学风骨的重要典范。
3.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指唐代韩愈、柳宗元与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大家,由明代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定名。其核心主张是“文以载道”,反对魏晋以来骈文的浮华空洞,提倡恢复先秦两汉散文的质朴文风。韩愈提出“古文运动”,主张“不平则鸣”“唯陈言之务去”,以《师说》《祭十二郎文》等文树立“文从字顺”的典范;柳宗元以山水游记(如《永州八记》)与寓言(如《三戒》)拓展散文题材;欧阳修在宋代继承发展,通过知贡举改革文风,其《醉翁亭记》将叙事、写景、抒情熔于一炉;三苏、王、曾各有特色:苏轼文如“万斛泉源”(《文说》),《赤壁赋》兼具哲理与文采;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借游喻理,逻辑严密。八大家共同确立了古代散文“议论、叙事、抒情”并重的基本范式,对后世散文发展影响深远。
4.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指元代杂剧创作成就最突出的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人(一说包括王实甫)。关汉卿为“元曲之首”,代表作《窦娥冤》通过窦娥冤案揭露“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的社会现实,人物语言“本色当行”,如窦娥骂天“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直抵人心;白朴《梧桐雨》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以“雨打梧桐”的意象渲染衰亡之痛,文辞典雅;马致远《汉宫秋》借王昭君出塞故事,隐含对汉族政权失落的感慨,《天净沙·秋思》(虽为散曲)“枯藤老树昏鸦”被称“秋思之祖”;郑光祖《倩女离魂》写张倩女魂魄追爱,突破礼教束缚,情节奇幻,如“魂旦”与“身旦”的并置极具创意。四大家从题材(社会现实、历史爱情、神仙道化)到风格(本色、文采)各有建树,共同推动元杂剧走向成熟。
5.公安三袁
公安三袁指明代湖北公安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以袁宏道为核心,提出“性灵说”,反对前后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拟古主义。其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袁宏道《叙小修诗》),认为文学应表现真实的个人情感与独特的生活体验,反对因袭模仿。袁宏道《满井游记》写早春郊游“若脱笼之鹄”,语言清新自然;袁中道《游居柿录》以日记体记录日常,平淡中见真趣。三袁的创作打破了复古派的垄断,推动晚明小品文兴盛,其“性灵”理论对清代袁枚、现代周作人等均有影响,但部分作品因过于强调“任性而发”,也存在浅率之弊。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楚辞》的艺术特色
《楚辞》以屈原作品为核心,艺术特色鲜明:
(1)浪漫主义精神。突破《诗经》现实功利的束缚,以奇幻想象构建超现实世界。如《离骚》写“驷玉虬以乘鹥兮,溘埃风余上征”,诗人驾龙乘风,上叩天阍,下求佚女,通过神游表达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九歌》将自然神(湘君、湘夫人)拟人化,赋予其凡人的相思与怅惘,充满神话色彩。
(2)独特的意象体系。大量使用“香草美人”象征:香草(兰、芷、菊)喻高洁品德,“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美人或喻君主(“恐美人之迟暮”),或喻理想,形成“寄情于物”“托物言志”的传统。
(3)语言形式创新。突破《诗经》四言为主的句式,采用杂言体(从三言到八言不等),并大量使用“兮”字(如《离骚》“兮”字出现240余次),增强抒情性与音乐性;篇幅宏大,《离骚》373句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