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市民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判断题库及答案.docxVIP

2025年市民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判断题库及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市民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判断题库及答案

1.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快速释放引发的振动现象,全球90%以上的地震属于构造地震。(√)

2.地球内部圈层由外到内依次为地壳、地幔、地核,地震主要发生在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3.震级是衡量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指标,每相差1级,能量相差约32倍。(√)

4.烈度是指地震对地面及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同一地震中,离震中越远烈度越低。(√)

5.地震预警是指地震发生后,利用电波比地震波传播速度快的原理,向可能受灾区域提前发出警报。(√)

6.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7.所有地震前都会出现明显的宏观异常现象(如动物躁动、地下水异常),因此通过观察这些现象可以准确预测地震。(×)(注:宏观异常与地震无必然联系,目前地震尚无法准确预测)

8.地震时,横波(S波)比纵波(P波)传播速度更快,因此人们先感受到上下颠簸,后感受到左右摇晃。(×)(注:纵波更快,先上下颠簸,后横波左右摇晃)

9.震源深度越浅,地震对地面的破坏通常越严重。(√)

10.全球地震活动具有周期性,某地区长期无震意味着未来发生强震的概率降低。(×)(注:长期无震可能积累更多能量,未来强震风险可能升高)

11.家庭应急包中应包含至少3天的饮用水(每人每天1.5升)、压缩食品、急救药品、手电筒、哨子、防尘口罩等物品。(√)

12.为提升避震安全性,家中应将重物(如书架、衣柜)固定在墙面,避免地震时倾倒。(√)

13.地震预警倒计时3秒时,身处高层的居民应立即冲下楼逃生。(×)(注:3秒内无法完成下楼,应优先选择“伏地、遮挡、手抓牢”避震)

14.住在农村土坯房的居民,地震时应迅速跑向开阔地,避免房屋坍塌被埋压。(√)

15.地震时,在教室上课的学生应立即钻到课桌下,用书包保护头部,待晃动停止后有序撤离。(√)

16.商场内发生地震时,应迅速躲在大型货架旁,利用货架支撑避免被掉落商品砸伤。(×)(注:货架可能倾倒,应选择承重墙角落或立柱旁躲避)

17.开车时遇到地震,应立即刹车并将车停在立交桥下,避免被落石砸中。(×)(注:立交桥下可能坍塌,应停在开阔地,远离路灯、电线杆)

18.地震时身处电梯内,应迅速按下所有楼层按钮,待电梯停下后从安全出口撤离。(√)(注:电梯可能因断电停运,按所有按钮可增加停层概率)

19.地震预警警报响起后,正在高层擦窗户的人员应立即跳窗逃生。(×)(注:跳窗可能导致坠落伤亡,应迅速退回室内躲避)

20.住在一楼的居民,地震时应优先选择“跑”而不是“躲”,快速撤离到室外开阔地。(√)

21.被埋压在废墟下时,应持续大声呼救以引起救援人员注意。(×)(注:大声呼救会消耗体力,应敲击金属管道或墙壁发出声音)

22.被埋压后若身边有水源,应尽量少喝水,避免代谢加快消耗能量。(×)(注:应少量多次补充水分,维持生命体征)

23.救援被埋人员时,若其身体被重物压住,应立即用力拖拽避免长时间压迫。(×)(注:需先固定重物,避免二次伤害,再小心移出)

24.发现被埋人员呼吸微弱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无需检查是否有外伤。(×)(注:需先检查是否有开放性伤口或骨折,避免因移动加重损伤)

25.地震后若家中燃气泄漏,应立即打开电灯检查泄漏点,并开窗通风。(×)(注:电灯可能产生火花引发爆炸,应关闭阀门,用肥皂水检测,开窗后撤离)

26.地震引发火灾时,应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沿墙根逃生,避免乘坐电梯。(√)

27.地震后饮用水源可能被污染,需将水煮沸10分钟以上或使用消毒片处理后再饮用。(√)

28.地震导致房屋出现裂缝时,应立即返回屋内抢救贵重物品。(×)(注:裂缝可能扩大导致坍塌,应远离危房)

29.地震后若出现山体滑坡迹象(如岩石掉落、树木歪斜),应向滑坡方向的两侧高处撤离。(√)

30.地震谣言称“某月某日某地区将发生8级地震”,市民应立即转发提醒亲友。(×)(注:地震预报由政府发布,非官方信息均为谣言,应不信谣不传谣)

31.我国抗震设防烈度共分12度,数值越高表示要求的抗震能力越强。(√)

32.新建住宅必须达到当地抗震设防烈度要求,老旧房屋无需进行抗震加固。(×)(注:老旧房屋需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加固)

33.框架结构房屋(梁柱承重)比砖混结构(砖墙承重)的抗震性能更好。(√)

34.地震时,躲在“生命三角区”(如倒塌的家具与墙面形成的空间)比“伏地遮挡”更安全。(×)(注:“生命三角区”无科学依据,正确方法是“伏地、遮挡、手抓牢”)

35.

文档评论(0)

每一天都很美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加油,继续努力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