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教学设计15篇.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逍遥游教学设计15篇

逍遥游教学设计1

授课内容:《遁遥游》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义词、一词多义现象以及文言

特殊句式和积累之、其两个虚词的用法

2、体会作者如何运用神话传说,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

喻来说明深刻的道理;

3、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追求,初步鉴赏古代

文言散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教学设想:

1、首先让学生对照注释弄清文章大意,然后通过对文章第一

段的分析,尝试背诵。

2、然后研习第二、三自然段,完成对于文章的理解。并对“逍

遥游”的进行探究。完成对文章主旨的体会。

教学难点:

1、第一段:世间万物皆有所待不(自由)一一第二段:世间万

物皆有所待,又有“小大之辨亦(不自由)一一第三段:从自然界

到社会的人,无不有所待,真正的逍遥者是不受外物的限制的他

们无所待无(己、无功、无名一一追求绝对的自由一一逍遥的境

界)。”诵读三到五遍,找出表达作者思想的关键语句,看看作者

运用哪些神话传说、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深这些道理,结合课后习

题理清作者的思路;

2、由于庄子的思想比较复杂,教师不必在课堂上过多地阐发,

也不必过分地批判,通过课文,使学工对庄子的思想有一定的了

解就可以了;

3、教学方法:在欣赏中理解,在朗读中记忆,在感悟中体

会C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一、简介庄子

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人。生

活年代与孟轲相仿,可能稍后。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

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相传,楚威王闻其贤,以厚礼聘

之为楚相,却遭拒。他说“我宁可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

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可见其性格特点。

《庄子》又称《南华经》,现存33篇。有内篇7篇,外篇15

篇,杂篇11篇。内篇7篇大体上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可能是

庄周门人和后学所作。

其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

自由等。他处在社会大变革,大动乱的年代,周王室名存实亡,

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对现实不满,却无力改变,然心

又不甘,因此想用自己的一套思想和人生观来影响世人。他对待

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

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撰弃

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散文最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寓言故

事来说明道理,《史记》载:“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如丑女效颦、望洋兴叹(《秋水》)、鳏鹏展翅、不龟手之药等,都

是巧妙隽永、妙趣横生的寓言。

二、解题导入

李白有诗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其高远

的境界让人折服,然而,以大鹏喻事阐志并非李白独创,而带上

了庄子的鲜明印记。我们下面就学习庄子的《逍遥游》。

、教师示范朗读全文。学生对照注释,弄清字音。见(课本)

四、重点讲解第一小节,疏通文意,注意虚词其和之的用法,

掌握比较特殊的实词和句式。

1、冥:亦作溟,海之意。“北冥”,就是北方的大海。下文

的“南冥”仿此。传说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

2、怒:奋起。

3、志:记载。

4、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5、技(tudn):环绕而上。扶摇:由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

风。

6、去:离,这里指离开北海。息:停歇。

7、斯:则,就。

8、而后乃今:意思是这之后方才;以下同此解。培:通作“凭”,

凭借。

9、莫:这里作没有什么力量讲。天网(。):意思是遏阻、阻

拦。“莫之夭闷”即“莫天网之”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